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寄托。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美育,插花活动作为一种美育手段,逐渐被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本文以小班艺术教案——插花活动为例,对活动进行反思,探讨如何通过插花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1.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幼儿教育也不例外。美育作为一种提高幼儿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插花活动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美育价值的艺术形式,能够帮助幼儿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 目标
(1)让幼儿了解插花的基本知识,掌握插花技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幼儿的生活品质。
二、活动过程与反思
1.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插花艺术的基本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插花技巧,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插花过程;
(3)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插花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插花心得;
(5)教师对活动进行强调插花活动对幼儿审美素养的培养。
2. 反思
(1)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在插花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插花技巧掌握得较好,而部分幼儿则相对较慢。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对学困生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2)注重情感教育:插花活动不仅是一种技能培养,更是一种情感体验。教师应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关注花语,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幼儿在插花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3)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教师可以尝试将插花活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绘画、音乐等,让幼儿在多元化的艺术体验中提升审美能力。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插花技巧,培养审美素养。
插花活动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美育价值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幼儿审美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注重情感教育,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插花活动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家庭、社会也应关注幼儿的审美素养培养,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 插花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教育研究,2018(6):98-100.
[2] 王芳. 插花活动对幼儿审美素养培养的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9(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