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明盆栽蔬菜育苗需要哪些具体步骤和详细数据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盆栽蔬菜育苗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穴盘育苗,穴盘育苗的工艺流程总结如下:
一、穴盘育苗的定义:
穴盘育苗是利用穴盘作为育苗容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材料作为育苗基质,一穴一粒,一次性成苗的一种现代化的育苗方法。
二、穴盘育苗工艺流程:
(一)准备阶段
1、种子标准
(1)种子要求
种子最好能包衣化、丸粒化 。
(2)发芽率要求
①以 100 粒为一组,每个品种不少于一组;测试时间为 7 天。
②测试种子发芽率是否与包装一致,低于包装规定视为不合格;
2、穴盘准备
(1)穴盘规格选择
瓜果类育苗用 50 孔的穴盘;茄果类如辣椒、番茄用 72 孔,茄子用 50 孔;叶菜类用 105 孔、128 孔,少数用 72 孔。
(2)穴盘清洗消毒
①新穴盘不需要处理;
②重复利用的穴盘用清水冲洗穴盘中的残留基质后,放入 800 倍 的多菌灵稀释液或者 0.1%高锰酸钾消毒液内浸泡 10 分钟(时间允许下 30 分钟),再次用清水冲洗,晾干,叠盘备用。
3、基质准备
(1)专用配方基质可直接使用;
(2)非配方按照确定的基质原料与配比混合均匀后,加水至基质湿度达到 50-60%;
(3)质量较差的基质每 1 m³ 基质加 200 克多菌灵杀菌,加水湿透后薄膜覆盖堆酵,高温彻底杀灭菌原和虫卵。
(二)播种阶段
1、 装盘
(1)需连续性放穴盘至传动装置中,若穴盘与穴盘之间有空隙,穴盘传动装置的红外感应将停顿,导致穴孔未填或未填满基质。
(2)在压穴前,若有大量穴孔未装填或者未填满基质,应拿出来;若少量,则人工补填基质。
(3)及时对装填设备补充基质。
2、开穴打孔
根据种子的大小及顶土能力,调整打孔转筒的高度。叶菜类种子小,播种穴深度 0-5mm 为宜;茄果类种子大小中等,播种穴深度 5-10mm 为宜;瓜果类种子大,播种穴深度 10-15mm 为宜。
3、播种
(1)真空气吸式干籽直播,一般每穴一粒;
(2)播种前,根据对应的穴盘孔数,确定真空气吸播种转筒;再根据种子的大小和形状,调试吸气和放气的数值。
(3)针对漏播种子的穴孔,人工补播。
(4)根据需求量按照 5%左右余量播种。
4、覆土
(1)及时对覆土设备补充基质。
(2)若有未覆土的穴孔,人工补覆基质。
5、浇水
浇水后基质湿度达到 80-90%。
(三)催芽出苗
1、将摆有穴盘的催芽架,整齐摆放在催芽室里。
2、不同作物催芽温度和时间不同,参考下表。
表 1 常见作物的催芽条件
3、催芽期间,若基质干燥,应及时补水。
4、在催芽室内,当有 20%左右的种子顶土时,应及时转移到育苗床架上。
(四)苗期管理
1、间补苗
出苗后子叶完全舒展前,应及时间苗补苗。
2、水肥调节
(1)夏秋季早晨浇透水,在下午对严重干旱的秧苗点片补水。
(2)冬春季育苗,浇水应选晴天中午时浇水。
(3)整个育苗期间,浇施 1-2 次水溶性复合肥,叶面肥随药一起喷施。
3、环境管理
(1)冬季温度尽量控制在昼温 25-28℃,夜温 13-18℃。
(2)夏秋高温季节育苗,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 35℃,温度过高时采用遮阳网等措施适当降温。
(3)冬春育苗阴雨天气可配以农用荧光灯、生物效应灯、弧光灯等补充光照。
4、植保管理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茎基腐、疫病及叶片的细菌性病害等;虫害有小菜蛾、青虫、白粉虱、蚜虫、蓟马、斑潜蝇、螨虫等。
苗期病虫害防治原则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植保方针。
(1)农业防治
①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
②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出,且工作人员进出需消毒。
(2)物理防治
①悬挂黄色粘虫板及蓝色粘虫板。
②防虫网隔离。
(3)化学防治
①适时适量、交替、混合用药。
②农药混剂的安全间隔期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
③农药一般于下午 4 时以后施用,施用的当天上午喷一遍水,防治药害的产生。
5、株型调控
(1)化学调控
为了培育壮苗,防治徒长,通常在幼苗期(两叶一心期)施用化学剂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乙烯利、叶绿素等。
(2)物理调控
通过水肥管肥及合理利用边际效应来调整株型。
(五)炼苗
1、夏秋季育苗,在出苗前一周,应减少肥水的供应,增加其被强光照射的时间,遮阳、风机网晚开早关。
2、冬春季育苗,则是在出苗前一周,逐渐加大通风量,增加苗对低温的抗性。
(六)出苗
在出苗前 1 天,上午浇透水,下午喷洒一次预防病虫害的药。
蔬菜育苗最好在大棚里育苗,首先把大棚里面的土用机器打蓬松在撒上一些农家肥,如猪粪什么的再把蔬菜种子撒到上面,在撒一层细土把种子盖上在用透明薄膜盖上,这样温度高点有助于种子快速发芽,大概过一周左右掀开薄膜看到种子发芽涨出来了就可以把薄膜拿开了,再等蔬菜苗涨一段时间就可以移栽到盆里即可。
育苗
穴盘育苗
1.将调配好的基质装进穴盘刮平,用压模工具压0.5cm的穴口,开始播种每穴1粒种子,完成后基质覆盖,多余的基质用刮板刮平,整齐摆放到育苗车间
2.第一次苗期养护基质要喷洒透彻,第二天开始每天苗期基质要保持湿润
3.出芽后要进行间苗,保持每颗苗子的茁壮
4.出芽后每7天喷洒一次杀菌药预防苗期上病
种苗浇水植保频率
阶段
浇水
植保
播种后3-5天
每1-2天一次90%湿润
出芽
每1-2天一次90%湿润
子叶
每1-2天一次80%湿润
真叶一叶一心
每2-3天一次见干见湿70%湿润
普力克加恶霉灵
真叶两叶一心
每2-3天一次见干见湿70%湿润
移栽前一天
控一次水,达到75%湿度
移栽
种苗移栽
每盆移栽32颗种苗保证出菜的品质和重量
移栽时挑拣好苗壮苗移栽,大小苗统一,保证移栽后的品相和质量
移栽时要把根细尽量向下移栽,基质不能覆盖到菜心,这样不容易伏倒保证成活率
根据市场销售要货量,增加或者减少每个品种种植数量
缓苗期养护
缓苗期营养补给及苗期疾病防治
1.移栽后当天或第二天喷洒一次(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恶霉灵。
2,第二天晴天小水轻轻快洒,阴雨天不进行喷洒。
3,第三天晴天小水快速洒一次。
4,第四天喷洒一次白菌清+农用链霉素。
5,第七天喷洒一次多菌灵+叶面肥
6,每五天左右浇水一次。每天巡视,如果有干的及时补水。
7,每四~五天喷洒一次叶面肥,每周喷洒一次杀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