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果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养殖方法:喜肥沃湿润的土壤,怕干旱和积水,必须选择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排水、通气性能好,又有保水、保肥力的砂质壤土。
酸碱度在pH值5.6—7.2范围均可种植,但以6.8~7.2的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较好。
培养土可采用5份园土、3份垃圾土、2份砻糠灰,再加适量菜饼。或用4份马粪、4份园土、2份河砂、再加少量菜饼和骨粉。
日本如何进行精耕细作
日本人做农业确实比较“小气”,毕竟土地有限,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花样众多的农作物。那么日本人是如何进行精耕细作的呢?日本的农田和普通的菜农又是什么样的呢?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日本农业现状
想要了解日本的精耕细作,那么我们就要先从了解日本农业现状说起。农业大国,比如美国等,都是采取的“大规模农业”的方式。但是日本由于天然条件的限制,土地狭小,从以前就开始发展的是“花费劳动力,提高收益的集约农业”。因此也造成:日本本土产的农作物价格高,因为其投入成本大,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根据FAO统计,日本在农作物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57位,虽然工业方面十分强势,可是农业却是日本最大的短板。
不过,虽然日本农业出口额目前不多,可是却呈现了增加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海外的日本料理店逐年增加,直接拉动了日本农业产品出口!2013年日本“和食”被收录到吉尼斯无形文化遗产目录当中,2020年将会召开东京奥运会,届时日本的农林水产以及日本食物的魅力,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关注到。而日本农业,也有可能会继续发展。
种类众多的水果
日本农业一直走的是“高投入,高收益”的路线,就像水果草莓一样,有的草莓一颗能够卖到几十甚至几百万日元。而众多的水果中,有一种可以称为日本的“国果”,那就是“柿子”。可能很多人比较吃惊,但却是事实。日本大约有1000多种柿子的种类,有名的柿子种类有:富有柿、次郎柿。
其他还有平核无、刀根、西村、松本、甲州百目。
新品种的柿子也有,太秋、早秋等。而这其中,以富有柿子为代表,其也被称为“柿子之王”。柿子的原产地是中国,后来随着交流传到了日本(有好几种说法),不过年月的进展,让柿子在日本有了不同的发展,气候地形的影响,也让柿子有了不同的生态。日本柿子品种多是由杂交产生,日本现在也在研究不同杂交的种类,以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的柿子。
日本的大棚
国内很多大棚栽培技术是从日本而来,为何日本大棚栽培会如此盛行呢?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由于日本自然条件有限,为了让果蔬能够更好的成长,必须为其创造更好的条件。
用蔬菜大棚栽培的场景,在日本很常见,根据蔬菜的种类不同,选择大棚的遮光系数,搭载方式也不同。
比如上图,大棚有30~90%不等的种类,而根据果蔬品种,其大棚的设置方式也不同,比如对于昆虫敏感,但是又需要时常通气的蔬菜品种,可以采用侧方设置大棚,天气好的时候直接掀起就可以保持通风。
很多人会说,为何日本能够确保大棚的遮光率?其实塑料大棚用的塑料薄膜每一个都是经过日本农林水产省实验的,不是谁都可以生产的。在塑料大棚上用的薄膜都会又一层镀膜,以保证其光线反射率,同时通过波长的管控,过滤掉对蔬菜生长不利的光波种类。国内也有同样的做法,只是精度和整体的平衡性还是需要再调整。这也是日本农业投入较大的原因之一,因为用的产品都是比较贵的。
结束语
精耕细作,原本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传统的农业方式多是小农个体操作,但是这种做法却是有限,对自然灾害等抵御能力有限。如果发生不可抗因素的话,别说精耕细作了,基本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影响。对于日本来说,原本自然灾害就比较多发,所以很多农业用产品都会考虑到这点,小型化,精细化,便携式也是其特点之一。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
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中小企业奋斗记:仅靠一块镜子,名满全球!》
《27年产量世界第一!被该产业支撑的“日本制造”》
《日本中小企业奋斗记:旧机械,新生意!》
日本土地多山地丘陵,可供耕种的田地比较零碎分散,日本的农业需要小型机械化进行精耕细作。他们比较注重土壤改良和保护环境,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增施发酵沸熟后的有机肥料和生物菌肥,用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而提高日本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日本是如何发展自己的农业的
日本是有机农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坚持发展更加低人工成本的农业科技是日本的国家战略。如今日本的农户们已经普遍实现了收入和城市家庭持平,甚至超越,农村的一些诸如诊所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渐的完善,和城市相差无几。主要做法概括如下:
1、提高农地流转率,促进农地集聚,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这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路径。由于工业反哺农业就是要激活农业发展潜力,完善农业自身“造血”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这样才能增强农产品与工业品之间的竞争力,让农业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分成。
2、推广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应用工业技术的结果,更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条重要路径。以工业技术反哺农业,使得农业机械化在日本国内迅速普及,并先后分别超越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农业机械化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3、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型,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这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最佳路径选择。当今,日本各地已经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生产模式,这不但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而且使得工农业间形成联动效应。主要依托农产品生产与开发,走的是一条以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以及销售为主、农事体验型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与其他业类为辅的道路。
4、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这是工业反哺农业不可或缺的路径选择。日本通过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等方式刺激农业发展,调整工农业之间的不平衡。这些政策包括对农作物进行价格补贴、在农村地区兴办工业企业,吸引当地农民“亦工亦农”等,使农民的收入实现翻番,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5、发展有机农业,满足消费者需求。日本有机农业素来以自然农法著称,主要以农作物栽培为主。日本政府在70年代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法,各种民间组织发起有机农业运动,及时弥补农业发展方式的错误,使有机农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今,日本不断加大有机农产品市场的监管,促进了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6、顺应农业科技潮流,开展无人化农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化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普及,极大提高日本农业的生产效率,吸引更多个人和企业从事农业生产,解决日本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成本高难题,有效提升日本的农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