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和省交界之处,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吗
在1995年未建新区之前,河南范县的县城一直处于山东莘县境内,当地有“奇怪奇怪真奇怪, 县城建在省界外”这一民谚。
范县于西汉时设县,因临范水而名,北齐时废置,直至隋朝重设,此后一直到民国,范县基本上都是属于山东。新中国成立后,属平原省,但1952年平原省撤销,范县划归山东。此时,该地区尚有莘县、观城县、朝城县、寿张县等。1956年,由观城、朝城合并的观朝县撤销,北部归莘县、南部归返现、东北归寿张县。
在范县、莘县与寿张县境内有一条金堤河,最终注入黄河。1963年金堤河流域暴雨,损失惨重。
1964年,为了泄洪需要,将寿张县撤销,原寿张县境内金堤河以南的地区都划归范县,其余划归阳谷县,而又将范县境内金堤河以北的樱桃园、古云、古城、观城、王庄集五个区划归莘县。同年,又将山东省范县县城和县城附近的金村、张扶村及所辖金堤以南地区划归河南省,也就是说,金堤河以南所属范县地区都划归河南省,但是范县县城则在金堤河以北。这样就变成了范县大部分地区都在金堤河以南,归河南省管辖,但是县城却在金堤河以北,被山东莘县包围。
红色圆圈即原来范县老县城;红色界限即金堤河,是范县和莘县的界河,也是河南和山东的省界
因为这种奇怪的现象,当地也有很多类似的俗语:“山东有个河南县,河南县蜷缩乡里边;乡府县府一线牵,一街管理分俩县;县城西郊樱桃园,东郊新区是范县;范县飞地不一般,天下少有奇闻传”;“山东地里有个河南县,河南县外有个山东镇,山东镇里有个河南村,河南村里有山东户,山东户里住着河南人。”
一直到1995年,范县在金堤河以南县境设立新区,这一情况才得以解决。
我的老家在湖南,跟广西只有一山之隔,山的北面是湖南,山的南面是广西,湘江从广西流进湖南的第一站,就是我们村了。现在,分享两个我身边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80年代,农村计划生育抓得比较紧,我堂叔一心想要一个男孩,之前已经生了两个女孩,不甘心,后来堂婶又怀上了,一天乡里负责计划生育干部又下乡来了,要抓她去做结扎手术,幸好堂叔提前得到消息,带着怀着大肚子的堂婶,急忙跑到广西的姐姐家,由于是跨省区了,乡里干部不能去广西抓人,就这样堂婶在广西生下堂弟,圆了我堂叔的愿望。
第二个:90年代初,有一年夏天暑假,我们正在热火朝天忙着农活,抢收抢种(简称双抢),一天傍晚,广西的老表和表媳妇来了,表媳妇怀着大肚子,他们也是为了躲计划生育,跑到湖南来了。带着一些换洗衣服,本来要住在堂叔家,可是堂叔家里房子不够,就住进我们家。在农村,大家要求不高,不讲究条件好坏,有个地方住,吃饭多添双筷子,也是挺好的。就这样,他们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等表媳妇平安无事生下小孩后,才返回广西。
我的家乡湖南汝城县与江西、广东两省交界,是一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很多妇女嫁给江西、广东人,也有很多江西、广东妇女嫁到汝城来。
同时,汝城县多年前就开通了汝城/崇义,汝城/韶关的公交车。厦蓉高速开通后,从汝城县到赣州市极为方便。平汝高速开通后,汝城县到韶关市极为快捷。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一个老少边穷地区。中央红军长征时期,曾经路过汝城县,并且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道封锁线,血战,伤亡惨重。还有文明瑶族乡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故事。
汝城县从1927-2017年,英雄辈出,人才济济。汝城县有很多的革命烈士,也有开国上将李涛,朱良才。(汝城县志)记载了汝城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不朽功勋。
汝城县是一个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地方,主要少数民族是瑶族、畲族,文明、延寿、小垣、三江口是瑶族聚居区。
汝城县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湘南明珠。热水镇的地热旅游,三江口镇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文明瑶族乡的红色旅游,都比较有名。
汝城县物产丰富,是购物的好地方。文明瑶族乡的水果、竹编木器,土桥镇的烟花爆竹,大坪镇的板鸭,都比较有名。汝城县的辣椒、奈李远销广东。
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湖南省汝城县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徐州地处四省交界处,最西北的丰县有个”三省庄“,真是鸡叫鸣三省,江苏鸡下蛋在山东,安徽人能吃江苏鸡蛋了。在丰县王沟镇前刘集村南,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刘暗楼境内,山东省单县朱集镇境内,有一座打在江苏、山东、安徽三省交界坐标上的井,当地人叫它“三省井”,此景全国罕见的。
1992年,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王荣华来到三省交界处进行科技扶贫。了解到这一带地区十年九旱,便萌生了要打一口深井的念头。经过一番调查,认为要是在丰县刘集村、单县小张庄村、砀山郭集村三个村庄中间的交界点上,打一口深井,三省村民受益。于是奋战6天,机井告竣。井深80米,直径半米,水质好,出水量大。传说中不可思议的是,该井砌好不久,水泥砌制的井台便自然裂为三块,且三块裂石分别对向三省。闻讯此事后,费孝通副委员长欣然为“三省井”题字。
三省井旁曾自己长出一颗南瓜,向三省方向拖了三条秧子,结了三个大南瓜。当地群众戏说:“真是一瓜托三省啊!”前来参观三小井的乡村文旅游人增加、更有猎奇者前来探奇了。
享誉盛名的微山湖,称之为中国荷花之都。是山东省微山县、鱼台县与江苏沛县、铜山区接壤之地。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过去两省村民为争夺湖产常常械斗,打得你死我活的,搞得徐州市与济宁市十分紧张。1984年8月,国务院下文,将在湖产问题上有争议的沛县所属的杨堂、孙庄、东明村、西平村等14个村庄划给山东微山县管辖。当年这村庄考上徐州供销学校的学生,面临毕业分配,只能通过江苏省人事部门把关系转移给山东省同行,为安排划过来的新山东人,毕业工作分配都比较理想,也算额外之喜了。现在微山湖畔真是静悄悄了,坐江苏游船游玩微山湖,可登上山东人管辖的微山岛,逛水街和瞻仰微子墓、张良墓了。
陕西和山西交界就是以黄河为界,河东山西,河西陕西!一般省界的标识就是立一块石碑,哪个方向就是哪个省的名称,也有的省界是立一个很高的铁柱,铁柱上的铁片上写的哪个省就是哪个省的方向,还有的省界是以山脉为界,湖南和江西就是以罗宵山为界,江西和福建以武夷山为界。
月薪2500在青海西宁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虽然西宁市是西部落后的城市。但是不要把西宁市看扁了。月薪2500元在县城都活不好,何况是在西宁市这么一个三线城市呢?
西宁市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青海省辖地级市、省会,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宁市的地位在西北地区还是比较重要的,西宁市的房价目前都平均在9000元每平方米以上的,有些贵的楼盘价格都可以在1.3万元以上的。整体上来说比一般三线城市的房价水平低一点点罢了。2500元的月薪在西宁肯定买不起房子,除非你有其他收入。光靠这点月薪,你在西宁市的生活肯定也是最低水平,勉强维持温饱就不错了。
所以这点月薪你在西宁市只能拼命求生存!不要想着有什么生活了
在这里码字的诸位都不是富二代,希望大家互相帮助,看完以上内容。
这里是悟世居士,原创观点,欢迎讨论。
对于像我这样的退休人员,一个月有2500元还行。
西宁的物价真的不低,前几天买了一袋面“甘青一等粉”,以前是105元一袋,现在涨到120元。菜价更是高得离谱,新的一轮涨价将逐步蔓延开来。
我知道,在西宁月薪2500元的打工者,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年轻人居多,他们早出晚归,为了生计,为了养家糊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生活费用的支出一压再压。他们对房子、车子的欲望,像梦一样虚无飘渺。
在疫情的背景下,能保住饭碗就算不错了。年年难过年年过,不知明年怎么过,他们是弱者,只能去适应当前的现状,适者生存啊!
在西宁月薪2500元,薪俸微薄,生活拮据,不敢消费,下了班像只病猫一样蜷在床上、或沙发上,不是刷手机,就是发呆,心灰意冷,感觉生活没有光亮。
能否改变这种囊中羞涩的窘困,我想,会的!严冬终将过去,尽管西宁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最起码不会太富足,除了解决温饱之外,不敢逛街,不敢进好一点的饭店,不敢买衣服,不敢买化妆品,房子和车子更别想了。
我说一下我的工作经历和工资待遇。
我17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从事了社工职业。那一年,这个职业在青海比较少见,很多人都是没有听过。更不知他是干什么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和义工差不多,但也有本质区别。当时我的实习工资是1600,转正后一直是2000,不交保险。10月后,因为和老板合不来,工资也低,辞职了。
随后找工作,尝试了销售,也就一周左右,就不干了,不习惯那种氛围和一些潜规则。
第二份正经工作是在法院当了书记员。工资每月2100,不交社保,工资按时发放的时候比较少。一般都是两三个月发一次。工作了8个月,因看了基层法律工作者证,辞职,打算去律所上班,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去!在法院工作的几个月对我日后生活的帮助很大。
第三份工作又再次从事了社工。因单位拿到了项目,工资还相对可以,一个月3900元,不交社保,工作也很开心,一直干了1年半,后来碍于家里人及自己对公家上班有面子的片面认知辞职。
第四份工作,考了当地的政府基层工作岗。也就是社区,被派到办事处工作。工资3100,交五险,工作了8个月,工作太累了,辞职。那年刚入职就碰上了2020年的疫情,社区门口足足待了一个月。街道办真的是太忙了,哪里工作没人你就得顶上,短短8个月,我从就业专干到民政专干,再到司法专干,最后被安排到宣传专干,持续的加班晕了一次,果断辞职。
从我自己经历的这四份工作中,工资基本上就是在2000至3000之间,真的很费劲。按每个月3000来算,我当时的计划大概是:
吃饭:700元(大多是自己做饭)、学习资料:200元、给父母:800元、买衣服和化妆品:500元、人情往来:300元、月余500元。
这样的规划也是特别难的,有时候碰上人情往来多一点,那给父母就给不,那段时间真的是不敢买上百的衣服,都是地摊货,除非不得已,才会痛下决心半年买一件200以内的衣服。特别害怕听到有同事结婚、生娃、生病啥的。那段时间真的是黯淡无光,然后却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生活。
到现在全职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上岸,什么时候才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但一直在坚持着,相信总有一天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
西宁这座不太发达的城市,消费水平却排进全国前十,在西宁挣钱挺难的,2500元只能解决温饱,太多的事情真的无暇顾及,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竭尽全力去过上自己更好的生活,不叫再为温饱问题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