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没有什么水果
广西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但没有的水果也多,如北方品种苹果、樱桃等,热带品种榴莲等。由于气候不合,无法种植,有的种得活,但结不了果。
广西地处北部湾北部,五岭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果品种丰富。著名的有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柚子、柿子、菠萝蜜、菠萝、木瓜等。
为什么现在广西一些农村不种粮食种水果
首先谢谢悟空问答邀请,今年在广西检查呆了四个月时间,走遍了广西三分之一的县,细心的网友发现广西大部分地区田里都不种植粮食,而是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这是为什么呢?
确实我也有这种感受,我来自湖南一个小村里,我们家乡祖祖辈辈都是种的都是水稻,为什么到了这里就不种粮食了呢?当然并不是广西大米不好吃,相反个人觉得广西大米比泰国香米好吃,是那种不用吃菜,吃白米饭就能吃几碗的那种。后来经过实地调研考察,总结原因有三个如下:
1、气候条件种植大米地域优越性不大
看到这个原因可能大家会说我脑子进水了吧,广西水热条件很好,南部很大一部分为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可以收获三季。但是中国热带区域大多不种粮食作物,两广种水稻,海南种橡胶,云南发展菌菇产业。因为中国热带地区少,而粮食种植区非常广,拿这些地方来发展粮食,地域优势不能物尽其用。
2、自治区政府发展战略布局
广西政府提倡“树品牌,发展地方特色”,在广西多走走你就会发现,稍微富裕的县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招牌,如桂林山水、巴马世界长寿之乡、百色芒果、荔浦芋头、上林八角、马上黑山羊、横县茉莉花、钟山贡柑,容县沙田柚、江洲蔗糖等等等等,还有大家都听过的柳州螺蛳粉、北海珍珠。
3、利益驱动产业
确实如大多数回答人说的一样,种植水果收益比种植粮食高很多,但是并不是因为水果涨价了,农民的收益高了,以前水果采购商都是下乡收购,农民的产品并买不上价钱。得益于互联网和电商下乡政策,如京东扶贫,淘宝,拼多多,每日一淘等网购平台下乡,农民有了合作方,有了市场,减少中间商差价,农民的收入实实在在提高了。
你的问题我来答。
首先,广西没有不种粮食种水果。2018年,广西粮食产量1400多万吨,粮食产量排在全国非粮主产区第二位,基本确保口粮安全。这对于一个山多地少、人口众多的省区来说,这个成就很了不起。
第二,广西确实是水果生产大省区。2018年,广西水果产量1700多万吨,产量排在全国第三位,柑橘、芒果、香蕉、火龙果等多种水果产量全国第一,是我国亚热带水果的“果园子”。
第三,广西粮食种植和水果生产没有矛盾冲突。广西粮食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是我国七大稻作区之一。的确,2018年广西水稻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但与水果种植无关。水果种植是以旱地、坡地和山地为主,两者没有太大联系。
第四,广西粮食和水果都是重点发层的农业支柱产业。今年,广西出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打造粮食、甘蔗、水果、蚕桑等千百亿元产业。其中,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集群,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打造优质水果产业集群,水果产业达2000万吨以上。
所以,粮食和水果是广西重点打造的西大农业支柱产业,完全不存在不种粮食种水果的问题。
以上是个人观点。感谢阅读,欢迎交流、评论、点赞。(图片来源网络)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省,粮食产业和水果产业,都在全国排上一定的位置。个别地区和暂时的结构调整肯定会有的,有些地方耕地也需要作物的轮作,但并不是题主所说的刻意不种粮食种水果。
第一,广西的粮食产业仍然是农业支柱,仍然是三农的基础产业。广西虽然没有被列进全国的粮食主产区,但是广西的粮食也非常有特点。
广西传统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两大品种,其他还有红薯和马铃薯等薯类。广西的粮食总产量,在全国排不上号,但却是全国的水稻主产区,水稻面积和产量排在全国第7、第8位左右。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南方冬种马铃薯产区,每年3月北方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广西的冬种马铃薯却悄然上市。近年来广西的粮食面积有所调整减少,但是粮食总产还稳定在300亿斤上下。
第二,广西的水果产业发展迅猛,在全国排位越来越靠前也是事实。据水果部门统计,2018年广西的水果面积达到1700多万亩,总产量1950多万吨接近2000万吨,在全国的排名有望再前进一名挤上第2名。
而2017年,广西水果全国排名刚从第5名跃上第3名。连续两年进位,非常不容易,说明广西的水果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柑橘和香蕉是广西两个大众水果品种,发展得最快就是广西的柑橘。广西的柑橘2015年以来排全国第一,到2018年面积近800万亩、投产产量800万吨。
种得最火的就是沙糖桔和沃柑,分别超过了400万亩和100万亩。面积发展这么快的广西水果,当然也有部分种到了田里。
第三,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会妨碍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个别地区调整田地发展高效水果,属于合理的粮经结构范围。
过去的农村人,种地只是为了吃饱饭,田地主要用来种粮食。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粮食来源,就难以生存下去。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农民不仅仅要吃饱,还要有钱花才行,发展一定数量的经济作物就成为了必然。
既要增粮又要增收,既要种粮食作物又要种经济作物。水果就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经济作物。适当的粮经比例,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符合农民对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只有科学引导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种植结构,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一味强调只种粮食,或者全部改种水果,都是片面的,不切合实际的。
更多三农问题解答,欢迎继续关注“桂农通”,谢谢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