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高瓜类种子的发芽率,主要有哪些方法?具体该如何实施
作为一位农民,对于种植瓜果蔬菜和粮油作物都有接触,虽没有专业户们的技术专业,但是或多或少的会有些想法。作为非专业户,平时种点瓜类品种属自给型,多多少少总要种点。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选种,由于种子有成瘪,饱满度不一样,所以要筛选出籽粒饱满的种子备种。固量小,通常用簸箕扇加人手工挑选。
2.浸泡,由于瓜类种子都有一层较厚、坚硬的外壳,抑制了种芽破壳。要用温水(手放进去不觉汤为宜)浸泡软化,便于胚芽破壳提高出芽率。
3.催芽,鉴于直播出芽率低应先催芽。一般选一些软土或锯沫,将浸泡过的种放进去用纱布包好放于不会存水的地方,勤浇水。待种芽见毛根便可移裁。
4.移裁,移裁之前,土壤要施底肥(不宜过量,否则伤苗)提供养份;施药,赶杀地下害虫;精耕细耙浇水覆膜(小拱棚),保墒保温,以保证芽苗的成活率。
这些是我们散户的做法,请专业人士指教。
瓜类种子催芽,本身这个范畴很广。
我就从种子催芽的共性出发,探讨一下催芽的关键点。应该来说,大多数品种都适用。
1.种子预处理。首先是进行温汤浸种,一般是50、60来度的水温吧。也有需要变温浸种。这步就可以去除瘪籽,让种子吸饱水分。一些特殊品种,可能种皮含有抑制发芽物质多,或者种子具有深度休眠特性的。可能还需要特别处理。比如青钱柳(不是瓜类)它的种皮就很奇怪,坚硬如铁,还需要浓硫酸处理。而像月季种子,催芽前还需要低温冷藏。
2.调节剂处理。一般就是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运用多一些,便宜高效。
3.拌种剂处理,这个我觉得很重要,可以预防种子的一些病虫害发生。
4.温度湿度含氧量这些因子管控。处理好了前三个步骤,应该说这是很重要的环节。
温度,不用多说,一般控制在25-30度适宜。有奇葩的品种比如重楼(不是瓜类)它要20度。
湿度,判断标准就是薄膜起水雾,或者垫层湿润但挤不出水滴为宜。
含氧量这个就的隔天透气,完全能适应。
种子陆续露白,就可以点播了。
瓜类种子由于瓜种皮较厚,比较坚硬,如果不进行种子处理,出芽慢,而且出芽不齐。
瓜类种子一般有黄瓜、冬瓜、西瓜、丝瓜、甜瓜等品种。
一,精选种子,把不饱满的种子通过温水泡种时捞出。
二,太阳晒种,选择晴好天气,把种子放到纸上进行晒种,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刺激种子的解除休眠状态。
三,热水浸种,用50度左右的热水浸种10一15分钟,边浸边不断搅拌,可软化种皮,有利于种仁吸水。
四,常温泡种,捞出种子后泡到常温水中泡种3一6小时,使种子吸水充足。
五,适温催芽,用温毛巾包上浸好的种子放置在25一28度的恒温地方催芽,大约2一3天,种子芽露白时即可播种。
以上措施根据当地情况,灵活掌握,仅供参考。
谢谢邀请,我对种瓜知识不太懂!有时候,自己随便种一些,自由吃的,我是先把种子,用个面布包起来,放进碗里,洒水湿透,看到布干了 ,就撒点水!
这样有个3——5天,种子有点小发芽就行了,可以种了。
如果,天气温度有点低,可以下一层地膜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