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辽宁有一些水果黑龙江没有?感觉气候差不多
为什么辽宁有一些水果黑龙江沒有,感觉气候差不多?
1,辽宁地区的纬度在39一43度左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约6个月,比关里长1个月。无霜期5一6个月,年降水量500一1000毫米。
2,黑龙江地区的纬度在44一53度左右,属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无霜期仅3一5个月,年降水量400一700毫米。
3,辽宁大部分水果产至辽南地区,如平果,南果梨等水果,皆因纬度,气候,降水量,地理条件都优越于黑龙江省。
辽宁出产的大部分水果,在黑龙江即使种上果树,到秋天也不会结果。
4,在辽宁清明过后可栽种土豆,到了秋天还可以接茬再种白莱,一年能收两茬。而在黑龙江在五月份只能种一茬土豆就拉倒了。本人曾在鸡西市度过从夏季到秋季。有很多水果都是从辽宁运过来的,辽,黑两省的地理,气候,温差等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很大。
黑龙江太冷了,很多水果只有辽宁产,别看都是东北,这范围可是太大了。从辽宁沈阳市内到黑龙江最北地方,差不多有1千7百公里的行车距离,您说差距大不大,这个相当于沈阳到上海的距离了,东北面积很大 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日本,七个韩国,一个半泰国,所以三个省份气候还有是差异,水果就更是不一样了。。
辽宁南部被认为是瓜果之乡,在东北三省,只有西瓜等瓜类是各地都能种植的,因为一年生无所谓越冬了。市场常见就是西瓜,从南方到北方都有种植,所以东北大部分地方的果盘,保证有西瓜和火龙果这两种。
多年生需要越冬,树上生长水果的比如说苹果、梨、桃子等树木是需要抗寒,它们大多数在黑龙江是无法过冬的,就算辽宁的大半个省份都不能种植苹果(寒富研究成功了,沈阳周边也可以种植)。
多年生草本植物最有特点的水果是葡萄,它在东北有些地方不能种植,即使种植也要进行越冬的保温。因为多年生之后,就变成老藤,特别怕冻。各省要因地制宜,要采取不同的防寒措施,比如覆膜覆草。
辽宁到底哪些水果最好吃呢? 鞍山南果梨、熊岳葡萄、绥中白梨、瓦房店苹果、辽西苹果、北镇葡萄、丹东东港草莓、宽甸河口秋白桃、大连樱桃、桓仁五女山葡萄、还有很多梨和苹果的品种,光是苹果多达十几种,黄元帅、迎秋、国光、红富士、红元帅、乔纳金等等。葡萄也有几十种之多,
除了秋季当季水果之外,其他季节水果也都是外地南方运来的,东北水果种类不算特别丰富,但是水分和糖分都是超级棒的,辽宁苹果和葡萄这两种的水果质量是特别好,世界排名都是靠前的,因为气候原因,黑龙江基本不产什么水果了(主要部分树莓、覆盆子、蓝莓、菇娘等等)。吉林偶尔有些苹果梨。还是辽宁水果更多更强更全面。
谁告诉您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纬度差不多的?一个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隔江相望,一个毗邻渤海湾还有一定的海洋性气候。两个省份的气候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比较大。
1、纬度的差异。黑龙江省的纬度明显比辽宁省高很多。黑龙江省从南到北跨越10个纬度,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北纬53°33′),南至东宁县的南端(北纬43°25′)。中国纬度的最高点,就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呢?北纬38°43′至43°26′之间。由此可以看出,辽宁省的纬度最高点是与黑龙江省的纬度最低点是重合的。而黑龙江省的纬度最高点与辽宁省的纬度最高点也是跨越10个纬度。很明显,黑龙省的纬度更高,平均气温、无霜期、有效积温以及昼夜温差也会比辽宁省低一些。因此,从纬度方面来看,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气候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2、气候上的差异。黑龙江三面与俄罗斯地区接壤,最近的地方可以隔江相望。而俄罗斯属于高寒地区,黑龙江的气候与俄罗斯还是比较相似的,特别是在漠河、塔河、大兴安岭地区以及嘉荫、逊克、黑河等地区,冬季零下30度的低温是很常见的。而且,这些地区在10月份左右就会进入大幅降温的阶段。而其余的纬度相对高的佳木斯、齐齐哈尔、伊春、五大连池、鹤岗等地,也会在10月中旬左右逐步进入降温的阶段;至于说辽宁省,有可能会在10月末才会进入降温的阶段吧。我记着今年11月去沈阳出差,明显就能感觉出来沈阳和建三江的温度不在一个层级。
3、其他因素的影响。辽宁省的地理位置是很好的,葫芦岛、大连、盘锦、营口等地毗邻渤海湾,丹东以及大连的部分地区毗邻黄海。可以说,辽宁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比较大,气候湿润、冬季温度相对高一些、降水量也比较丰富。而对于黑龙江来说,则就是高纬度的高寒地区了。黑龙江的北大荒,就是在皑皑白雪中开发出来的。气候环境非常恶劣,即便是现在,在漠河、塔河、大兴安岭地区、佳木斯、伊春等高纬度地区,每年冬天都会下几场暴雪甚至是大暴雪,远非辽宁地区的降雪量可比。
4、对农业的影响。有效积温、降水量、无霜期长短、以及气候稳定性等因素对农业影响最为直观。2018年,黑龙江北部漠河、嘉荫、萝北以及五大连池等地在9月份就出现了早霜的天气,这些地区种植的黄豆无一例外的损失惨重;而对于黑龙江的寒地水稻种植区来说,也不得不说是世界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在高寒、不适合水稻种植的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华的大粮仓。即便是现在,在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还只能种植10-12片叶的早熟品种,产量只能达到1000-1200斤/亩;除此之外,黑龙江的气候不稳定性对农业生产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黑龙江的高纬度地区,基本上每年的5月13-14号左右,都会下一场霜。如果水稻移栽过早,很容易出现霜冻、死苗的情况。
但是辽宁省呢?有效积温高、无霜期长、气候稳定,在农业生产中需求最为强烈的气候因素与黑龙江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以水稻为例,在我们黑龙江地区是以9*3或者9*4的高密度种植来获得稳产。因为温度低、分蘖能力差,只能通过增加移栽密度来获得目标穗数;但是在辽宁省地区种植水稻,完全可以以9*5甚至9*7的密度进行种植。就是因为有效积温高、平均气温高,秧苗返青快、分蘖能力强、穗大、穗粒数多,不需要较高的基本苗数就能获得目标穗数。
而且,以辽宁省的气候特点来看,在辽宁省中南部种植的一些水果,的确是不能在高纬度、高寒的黑龙江省进行种植。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