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地头的水果价格会这么低
为什么今年的水果价格低?主要原因如下:
- 今年风调雨顺,全国大面积水果盛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 前三四年水果价格见涨、土地流转盛行、区域单品扶持,果农大面积种植栽培,以至今年水果大量增产,量多客少价格下跌;
- 电商直销、自媒体带货风靡全国,价格低廉对果品市场有很大冲击,以至很多果品市场减少囤货、压低价格;
- 水果的品质有所下降,人为助力果品大小、形状、色泽的生长,破坏了水果自然的生长环境,只追求销售卖点,不追求口感品味;
这个问题简单的说有一下原因:
一、今年果农水果喜获丰收。无论精品水果,还是普通水果,单位亩产量都很高。很多地区政府号召种植水果,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改种粮食为种植水果,种植面积大,水果总量大。
![为什么今年地头的水果价格会这么低,种植水果贵不贵呢图片。 水果种植 为什么今年地头的水果价格会这么低,种植水果贵不贵呢图片。 为什么今年地头的水果价格会这么低,种植水果贵不贵呢图片。 水果种植](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03111117173060347778140.jpeg)
二、水果商由于人工成本高,房租高,运费高等,所以终端销售就自然高。致使很多消费者感觉太贵,吃不起,影响了购买力。
三、消费者今年收入偏低,购买力下降了。该吃的不吃了,导致水果商水果销售量下降。进一步影响到地头。
四、果农销售渠道单一,多数果农还是等老靠水果批发商,因为果农对互联网电商销售不很懂,网上销售虽然是好的销售模式,也只能望洋兴叹。
五、当地配套企业很少或没有,比如,水果保鲜库,水果深加工企业等,只能等鲜果销售。
主要的就是以上原因吧!
一边是水果滞销烂地头,一边是价格高的吃不起,这种现象今年还是比较普遍的,其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关于水果的产量,运输成本,中间商利润等都是导致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我二叔就是在镇上开水果店的,他的房租一年时3.6万,电费一年一万多,水费不要钱,基本上也用不到什么水,营业员每个月工资2600元,婶子负责收钱,二叔负责拉货,家里面两辆车,一辆货车一辆面包车,缺货不多的时候就用面包车补货,市区里面货车不好进,基本上通过这些开销就知道成本了,如果一天的利润不到500块钱就是亏钱,因为二叔和婶子也要算人工的,再加上损耗的话,不把价格提高点真的没法干,所以说必须要有50%到200%的利润才可以,这就是零售商端的加价,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因素:

第一,种植户的盲目跟风,这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农民看到一个村子或者是相邻的村子种植某种水果赚钱了,基本上不会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而是盲目的跟风供大于求,所以着就会导致很多农民的水果产生滞销的现象,东西卖不出去,有的人可能会说买便宜点,能卖一点是一点,但是果农采摘,装箱等环节都需要人工,需要成本,价格很低的话卖的多赔的多,还不如不卖。

第二,渠道的问题,很多产量大本该便宜的水果,但是在超市等卖场售价依然不低,渠道对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的核心工作就是种植,然后维护,保养,收获,这是农民熟悉的工作,然而果子收获以后怎么卖出去,让农民自己去建设流通渠道,这是一个很大很有难度的工作。

第三,中间商也要赚差价,以前很多水果商到水果产地去收购水果,然后通过自己在批发市场进行批发,一般小店再从批发中心拿货,最后进入到零售环节,水果商都是长期合作关系,价格方面也比较厚道。
现在这个过程基本上被打断,一是由于现在大型连锁超市崛起很多大型连锁超市是有固定的供应商的,甚至是一部分自己建设水果基地,这样对农民或者是水果种植户就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了,而且很多超市的采购人员也是打工一族,他们收购时会压低很多价,这让种植户也很无奈。
作为种植户,我认为有好多原因导致价格过低。
我们陕西地区最有名气的就是,苹果,猕猴桃,户太八号葡萄,冬枣等。
就拿今年的苹果说吧,去年受气候影响来了一次倒春寒,大面积减产量跟不上,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到今年新苹果没有上市前,去你的富士好多地方75以上的卖到了15元左右一斤,销量下降,客商有好多去年存货的处理,果农着急只能用价格引导出货。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可以放开吃了😜
猕猴桃今年也惨不忍睹,以前只有陕西地区大面积种植,近几年电商兴起猕猴桃在外地市场一片火热,在实体水果店里经过几道客商国手价格确实很高,导致外省像江浙,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农民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这下产能过剩严重今年秦美刚上市的时候一斤1.2左右,徐香2.6左右,高端品种萃香也就4元左右,晚品种海沃德现在还没有人收了,有些果农直接几毛钱一斤卖给人家切猕猴桃干了,后面几年猕猴桃的冬天到了,要泛滥了,我们家马上就要砍树了。
再说说葡萄,户太八号葡萄和巨峰夏黑差不多,果子外形都很好,甜度比较高,前几年价格比较好,跟风模式又开始了,家家户户种,多的客商都不敢来收了,在我们当地零卖1一元钱,客商地里收5毛,个个亏的不像样。
我也总结了一下,今年水果价格过低最主要就是产能过剩,果农一看到市场上什么价格高,就物色种植什么,就连热带水果火龙果都在东北开花结果了。
作为农民我真的希望各地镇府能结合当地特点,引导农民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去开拓市场,这样农民才有活路出路,而不是农民和农民之间抢市场。
还有人认为水果生意是暴利么
水果生意要看开在什么位子 位子好的地方利润还是不错的 水果买的快是钱 卖的慢是垃圾 水果生意说好做也好做 说不好做也难做 会做生意的人就能赚钱 不会做生意的人就会亏本 是靠每个人的脑筋去做
承包土地种植水果一年纯利润是多少
承包土地种植水果一年纯利润这个好不好说,还得看市场行情,在一个看你种的是什么水果,比如桔子或者苹果,如果是正常行情,管理好,一亩一年的利润在四千元以上,赶上对一年缺货行情好挣的更多,承包一百亩地也有四十万的利润,水果的价格不同最后产生的利润也不同
有没有种植大棚的说一下,种植什么水果或者蔬菜利润高?一年大概收入多少
这几年种植大棚想多挣钱,已很难,跟风严重,谁都想的什么值钱种什么,可当自己种起来了,不值钱了,农副产品价格不是由农户来决定,谁也不知道行情如何,只有种植了,产品下来了,才知道。不同的棚型,所种植的作物不同,产品收入也不同,因为定植时间不同,产品的多少决定了产品价格的高低,例如:1.塑料大棚也叫春秋棚,这类棚型也就是可春提前或者秋延后,在大田农产品下来之前或者延后,弥补市场的空缺,产品价格相对大田高点,提高产品收入,管理好,每栋一亩的大棚纯收入可达到5000元。2.冬暖棚 也就是暖棚,可种植反季节蔬菜或者水果,它的建设成本和种植成本都高,不管是租赁还是建设,价格相对高,但成本也高。 这种大棚一般盈利性比较高,但产品选择好,管理好,每栋一亩的大棚纯收入可达到1万。以上这两种棚型也是最常见,利用率最高的,具体种什么根据自己的情况,不要人云亦云,选择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农产品种植,一定会有收入。
我是将大棚设计、建造、环境控制等与种植技术一起进行研究的农业科研人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想说的第一点是“物以希为贵”。蔬菜和水果都是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刚需品。不管什么水果和蔬菜,别人没种出来的时候,如果你能种出来,不出意外都能卖个好价钱,当然利润就高。大棚的作用就是人为创造适宜果树或蔬菜生长条件,进行反季节提早或延迟种植,错开露地种植的上市期,以获得较高的利润。
比如,南方柑橘普遍采用露地种植,鲜有大棚种植。江西省新干县腊月红果业有限公司在原有果园基地依照地势建造大棚让井冈密桔延迟挂果到春节,价格卖到15-20元/斤,还供不应求。隔年采收。亩均效益3万多元。
这就是通过大棚秋植人为创造适宜环境,错开上市旺季,延迟到消费旺季,赚取较高利润。
其次,我想说的是不管种或经营什么?提高郊率是关键。比如,近年来比较热的盒栽蔬菜,
如何提高劳动效率、大棚土地利用效率、周年生产效率、配送效率等都与利润有很大关系。
农科大叔家人经营的1232平米大棚(不到2亩地),利用不到5万元流动资金,连续3年都创造200多万元产值。就是充分发挥大棚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