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竹笋反季节种植技术
一、选址
反季节竹笋适宜在海拔2000米以下,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PH值适宜为主要特征的地区栽培。建议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不易积水的土地,以保证竹笋的生长和品质。
二、土壤改良
反季节竹笋栽培需要肥沃、疏松、保水的土壤,在选址之后就要进行充分的土壤改良。首先需要进行基础施肥,将有机肥和复合肥混合施入土壤,然后进行深松,最后进行覆盖,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肥力。
三、施肥
反季节竹笋生长期长,生长速度快,所需养分多。建议采用分次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次施肥要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并轻微耕翻,以保证营养充足,并促进竹笋生长。
四、浇水
反季节竹笋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能过于潮湿。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造成竹笋烂根。浇水应均匀,避免水分不平衡。
五、病虫害防治
反季节竹笋生长期长,易受病虫害威胁。如穴蚕、蚜虫、粉虱等昆虫会损害竹笋,同时霉菌、菌核病、褐色病等真菌也会对竹笋产生严重威胁。应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以保证良好收成。
甜竹笋种植技术
植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甜竹又称麻竹,为我省常见笋用竹种。一般选用软枝品种的一、二级苗木。
2.选地与种植:种植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石砾含量少的红壤土为宜,并按4.5米×4.5米株行距挖穴,穴的规格为1米×1米×1米,每穴施绿肥25~30公斤、土杂肥或火烧土150~250公斤,加适量石灰,然后回填表土,待绿肥腐熟沉实后,于翌年清明前后种植。每穴植一株,亩植30~33株,种植时竹杆与地面成45~60°,基部芽眼水平朝向两旁,回填松土压实,淋足定根水。
3.植后管理
(1)确保竹苗成活: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遇晴天每隔3~5天浇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渍,保证竹苗发芽成活。
(2)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每年要求中耕除草培土3~4次,以保持土壤疏松;通过培土覆盖竹笋,保持竹笋不外露,使竹笋肉嫩,味甜,色美。
(3)科学追肥:每隔3~4个月追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穴施复合肥0.5公斤,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
(4)留母竹:一般于每年8~9月份,选择生长健壮、位置合适的地方留1~2条作为母竹,每丛保留原竹苗和1~2根母竹(成品字形),作为下一代接替植株,其余除去。
4.收获与加工
(1)收获(挖笋):竹笋生长进入拨节期前后,即顶端二片小叶长2厘米左右并反转时,为挖笋最适期。挖笋时选择专用笋凿,沿笋块将土扒开,在缩节处平切,保持切口平整,防止下部笋蔸和腋芽损伤。一般于早晨挖笋,傍晚回填土壤,让切面风干,防止腐烂。
(2)初加工:将挖出来的竹笋剥去外壳,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笋刀加工成笋片,然后用60~70℃热水浸泡2小时,再清水泡24小时,捞起清洗成食用竹笋片,或晒干制成竹笋干片。
以上就是关于“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