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10亩地做小而精的水果种植,前景如何
前景应该不错的。首先,10亩地种植水果,对于一个水果种植者来说是得心应手的,不用雇人,从管理,喂树,套袋,打药,摘果,卖果自己都能干,可以实现产能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再一个就是因为管理的果园数量小,更容易生产出优质的果品,且不说行情如何,单从销售渠道来看,不用批发,即使采用零售的方法销售,也是完全可行的,从而大大提高了水果的价值,效益当然会更好了[呲牙]!
10亩地其实并不算很大了,实现规模效益不能了,只能做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专。举个例子,我们这里是北方,有个朋友做桑葚种植的,规模只有几十亩,不过他做了桑葚种植加工,而且结合了网上采摘园和农业旅游,每次参加采摘期人很多,价格当然高一点了,游客采摘剩余的就做烘干销售,每年都能取得很好的效益
慎重,再慎重。种水果不易,卖水果更不易。在我国亚热带的地区种瓜果很多人,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果的需求也高。打造精品水果确实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谁抢先种植,谁就能获得高收益,但任何事情都讲究事在人为,不管种植啥品种,都要先考察,后行动,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有市场才能有收益。
我村就有两兄弟种植水果发财的,全村最先住进别墅是他兄弟俩,最先开上宝马车的也是他兄弟俩。他俩种的水果就是与人不同,别人种的,他不种,他在本地种的水果都是稀少的。他们的成功,跟念过农大的弟弟有很大关系,不然他们很难成功。
他俩种的葡萄,往往都是最优质的品种,但他俩种成功时,第二年就推行卖苗给当地群众,第三年就改种其他水果。也许他俩摸清了当地人的心态,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结果大家都跟风,造成水果多了,成不了特优水果,价格就下来了。
种10亩的精品水果,按道理应是赚钱。问题众多的水果中,你选择是何种水果,又如何打造精品水果,卖不出去,又如何深加工,变废为宝。他兄弟俩的葡萄卖不出了,又自家酿酒,周边群众卖不出去的葡萄都低价处理给他兄弟,他兄弟有技术才能赚钱呀。
十亩地做小而精的水果种植产业园,如果这十亩地紧挨荒山野岭,大有作为。如果只是大平原粮食主产区,趁早醒到谋,莫要睡到谋,莫瞎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业学大寨,各地赶ⅩⅩ的鼎盛时期。九百六十万神洲大地,泥沼,滩涂尽皆开垦变良田,连绵延大山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凡有土之处,哪怕仅有一撮土,也垒墙造成田地,石头缝里亦挤出二两油。卖粮难,风靡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广修铁路高速公路,退耕修复湿地,退耕还海还湖,退耕还林还草还山等,挤压占损多少粮田,应该有大数据可查。目前,粮油大量进口,饭碗里掺着别人的米面,任谁心里也不踏实。体味一下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两会精神,严禁耕地非粮非农化,已不再是空穴来风。乡村振兴,响鼓还得重锤敲。
紧挨荒山野岭则另当别论了。山脚之地,不宜种粮。勉力为之,也难免日益恢复壮大的野生动物侵害。种植高高挂在树上的果实,也算人定胜天的虎口夺粮,林木还利于植被覆盖,保护水土,意义不凡。
最具现实意义的是,确保有机肥来源,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山上养一群羊,就是一群替你制造有机肥的义工。还能年年提供用作周转的资金。林下养一群鸡,除草灭虫,改良土壤,一举数得。
支一架摄像机,每日动态视频推送,每件商品都能溯源,仅粉丝的需求就能让你良性循环,前景还用细说吗?
种植药材还有水果怎么样?现在农业这方面的生意好做吗
个人认为不能单纯的从“好不好做”这个角度来回答您的问题。
有句老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正是这个道理,当你充分做好市场调查,拥有种植药材和水果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这个产业的运作模式之后,你会感觉这个生意很好做。 首先要提醒你的是,有些药材和水果种植商都已经和专门的收购所签订了长期的收购合同,这样他们种植收获后,不用担心产品滞销问题。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醒到了你,一旦你决定要去种植药材以及水果后,你要做的就不止是调查前期市场以及了解种植所需的专业知识。要提前考虑到它的销路问题。否则一旦到了收获季节,就会发现一年的劳动成果都会付诸东流。
每年这样的例子都不少见,所以希望你着重考虑一下销路问题,毕竟产品再好,销售不出去,供货商看不到对于彼此而言都是一大损失。
无论种植药材还是水果,都需要知识:
一、市场知识
造车不能闭门,种药材或水果,更要紧盯市场,哪些是热销的?哪些是市场紧缺的?哪些是产能过剩的等等。没有市场知识,做不好种植,确切的说是创造不了更大的价值。
二、种植知识
哪些药材或水果适合当地种植?需要什么技术?一些病虫害如何防治?规模化后,如何管理等等
三、产业知识
搞种植,不研究产业发展方向,无异于只盯着脚下,不抬头看前方走路,注定走不远。搞种植,没有“把握今天、布局明天”的眼光,注定做不大、做不强!
四、深加工知识
深加工是未来种植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种植农业企业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发力点所在。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想从事哪个行业,都是有发展潜力的,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你个人,心有多大,这世界就有多大,但若没有这个能力,事业就不一定做大。
个人感觉种植药材和水果还都不错,比种植粮食作物有前途更有钱途,如今的农业,蕴含的商机太多了,关键是太乱了,目前还缺少能梳理市场的关键人物,如果能出现这么一个人,那么未来,他肯定能成为农业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潜力呢?
言归正传,文章开头说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你想从事药材和水果种植,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佰秀是鼓掌欢迎的,但我更想送给你的,还是我的建议:
一、懂天时
所谓的天时,佰秀认为就是市场行情,搞农业种植可不能两眼一抹黑,头脑一热就把钱投进去了,理想和现实总是背道而驰的。
佰秀服务过湖北一位客户,当时有朋友劝他种植中药材,还能帮他提供种苗,当时,那客户对中药材市场行情一点也不懂,他没像别人那样一听有暴利可图,就盲目投资了。
而是跑到中药材最大的市场集散地,安徽亳州调研中药材市场行情,一下子呆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从市场经营情况,到中药材基地考察种植情况,特别是和当地药农聊天的过程当中,更是了解了详细的一手市场资料。
这一打听不当紧,朋友给他推荐的中药材品种,是严重走下坡路的中药材,原因就是种苗便宜,再利用别人不懂中药材,进行忽悠种植,从而牟取暴利。
二、知地利
知地利,就是说你要知道当地的土壤适合生长什么,无论是中药材还是果树,都是如此。
像中药材,麦冬虽然行情很高,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但离开四川一些种植区域,品质就变了味儿了,价格也卖不上去。像三七,离开云南的部分地区,可能连生长都成问题,还有东北的人参,安徽的芍药等等。
还有水果,为啥烟台的苹果出名,就是因为当地土质和气候更适合苹果生长,还有广东的砂糖橘,也只有在肇庆到广西部分地区那一条线上,才能种出高品质的砂糖橘出来,离开那一条线,味道就变得不一样了。
所以,你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什么才行。
三、求人和
天时和地利都是你无法改变的话,人和这一点就完全要靠自己了,给你一个很重要的忠告,搞农业种植,就要求你一定要懂农业种植管理技术,无论你是请技术老师帮忙管理,还是你亲自管理。
这就要求你在投资之前,必须尽快提高自己,就像雷军先生说的那样,“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而学习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一是到种植区去参观学习,参观不是走马观花,急于求成,要沉下心好好掌握。二是去当地比较知名的农资店,但凡是生意做得好的农资店,店老板的农业技术都比较丰富,你购买他的农资,他为你提供技术服务,如果再能交上朋友,对你的种植事业来说,势必事半功倍。
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人和,那就是征求你家人的支持,这一点极为重要,想必有这方面经历的老板,都有相同的感受吧。
关于从事农业种植的建议,暂时就给你那么多,欢迎朋友们在文末评论区继续献言献策,大家一起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