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吹起,地里嫩嫩的鲜蘑开始顽强生长,你那里有哪些野生蘑菇?怎么做好吃
我们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蘑菇就是榛蘑。
这种蘑菇人工无法培育,寒地黑土特有的蘑菇品种,口感韧性好,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如果7_8月份采摘的鲜蘑菇,去除根底,可以采用开水焯至2分钟,捞出用冷水过凉,用于炒菜搭配使用就可以了。
![三月的春风吹起,地里嫩嫩的鲜蘑开始顽强生长,你那里有哪些野生蘑菇?怎么做好吃,适合寒地种植的蔬菜水果有哪些。 土壤施肥 三月的春风吹起,地里嫩嫩的鲜蘑开始顽强生长,你那里有哪些野生蘑菇?怎么做好吃,适合寒地种植的蔬菜水果有哪些。 三月的春风吹起,地里嫩嫩的鲜蘑开始顽强生长,你那里有哪些野生蘑菇?怎么做好吃,适合寒地种植的蔬菜水果有哪些。 土壤施肥](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04175400173071404039153.jpeg)
如果是晒干的蘑菇干,就需要水发好,然后可以炒,炸,炖作为辅料。
感谢头条老师问答,谢谢
春天是一个没有什么东西吃的季节,也是一年四季里最忙的季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春天耕种的好坏决定了冬藏的质量,老人常说春水起春水起,春水起讲得是24节气里的雨水,在这一天后,人们开始弄忙起来,播种的播种,插秧的插秧,各种各样的农作都需要在这一个多月里播种完,放眼望去田间地头都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为什么说这个季节吃的东西少呢?在以前播种收获完全按照季节进行,秋冬季节万物凋零,春天开始复苏、农耕播种,这个时候的食物当然就少,吃的也就少了,不像现在,瓜果蔬菜什么都可以在棚里栽培,耕种也就摆脱了四季的束缚,想吃任何季节的蔬果都可以。
【春季的蘑菇】
我小时候一到这个季节就会出去找一种蘑菇,这种蘑菇的尝鲜季很短,两三个星期就过了,它们一般是长在田基地头和种土豆的地里,这种蘑菇从菌到长大也就一个晚上的时间,如果没人采,到第二天中午就会烂掉,那时候差不多每天吃过晚饭,都会跟村里的小伙伴穿上防水鞋拿上手电筒出去找,穿水鞋是防止踩到蛇, 每晚找到找到十点多基本上就够第二天吃的了,这种蘑菇味道非常鲜美,拿来跟瘦肉滚汤味道很清甜,跟猪肉炒也是非常不错的一道风味。
【泥菌】
在我还没上学前,家里养了一头黄牛,这头黄牛可以说是我带大的,买它回来时还是一个小不点,跟家里另一头水牛水火不容,有时候为了不让水牛把黄牛犊打伤,只好分开关,每天早上八九点钟把黄牛跟村里其他的牛一起赶到山上,有时候会跟牛群到半山腰才返回下山,只要把牛赶到半山腰牛群会在山里待一整天,完全不用担心它们,等到下午四五点钟在山脚下等就可以了,牛群每天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来到山脚,然后跟着牛群各自回家。
这种泥菌就是长在山脚的草堆里,这种泥菌量很多,想吃的时候拿个袋子在山脚下捡半个小时就够一餐了,这种菌很多泥,可要花点时间清洗,常做的吃法也是滚汤,跟瘦肉跟鸡蛋滚汤都是不错的选择,泥菌滚汤可比紫菜汤味道好得多了。
【菜苗】
春天还有一个味道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菜苗,家人在撒菜籽的时候会撒满一垄地,等菜籽发芽长苗的时候,就把多余的菜苗拔掉,那些拔掉的菜苗就会拿回家吃,把根掐掉清洗干净就可以下锅,非常鲜嫩,播种季节这道菜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做的菜。
食物入胃,美食入心,来@之味cate,聊生活,聊美食
蘑菇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会吃到蘑菇,就比如:小鸡炖蘑菇、干煸茶树菇、肉炒杏鲍菇等等家常菜,但是我们平时吃到的蘑菇都是人工养殖的,而今天小编带你来领略一下小编家乡的野生蘑菇吧。
不知道你见过这种蘑菇吗?这种蘑菇的名字叫榆黄蘑,我想大概有许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把。榆黄蘑也被称为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榆黄蘑菇不仅具有美味可口、香味浓郁的食用价值,而且它还具有一些滋补强身的药用价值。至于榆黄蘑菇的食用方法,实际上有很多种,它们可以被油炸、爆炒、烘烤、烧烤或者用来炖制,都会味道鲜美,而且口感细腻。它可以与精肉、腊肠、泡菜、竹笋、火腿肉一起进行油炸或炒,或者再放入一些肉片制成汤,也有一些地方也会把它用来腌制成一些美味的泡菜。小编我今天介绍的是:榆黄磨茹炒腊肠
食材清单:榆黄蘑茹600克,腊肠2根,尖椒4个,盐适量,蒜末适量,酱油适量。
烹饪步骤
步骤1
腊肠斜着切片,尖椒也斜着切块,蘑菇用清水洗干净。
步骤2
锅烧热,下腊肠煎出油,下蘑菇,把蘑菇炒软。
步骤3
最后把辣椒和蒜末撒上,加点盐和酱油调味。
如果是你的话,你打算怎么吃这种美味的蘑菇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
我家乡野生蘑菇种类特多。但是可食用的很少,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对野生菇类,让人几乎是不敢涉足。但有一种野生蘑菇人们是不用担心的,那就是“猴头茹”因为它是生长在树木的枯朽枝干上,几乎没什么毒性。
吃法简单:蘑菇炖小鸡,采摘来的猴头菇,用手撕成小片,放在热水里焯2分钟,再泡上4一5个小时后,挑出里面小虫,清洗干净,沥出水份备用。热锅里加上色拉油,放入葱、姜、干辣椒爆出香味,再放入鸡肉翻炒至肉上色倒入猴头菇,加入适量盐、生抽、料酒翻炒均匀既可。
特别提醒,食用野生蘑菇,一定要慎重,现在还没有具体的鉴别方法来分辨蘑菇有无毒性,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食用!
谢谢邀请!
央视新闻联播说了一个新名词“家庭农场主”,多大规模可以成为农场主
央视新闻联播说了一个新名词“家庭农场主”,多大规模可以成为农场主?
凡尘观生活试着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从家庭农场的定义就知道了家庭农场的规模不仅仅是面积或者养殖数量的多少决定的。它的规模涵盖了好几个方面,一旦有一个方面违反了规模标准,就失去了家庭农场的含义。就不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具体地说,家庭农场应具备以下规模:
一是家庭农场的雇工规模。不能常年雇工,或者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的人员数。否则,就失去了家庭农场的家庭要素,这是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
二是家庭农场的收入规模。规模收益能满足家庭人口的基本需要,高于当地城镇人口的户均收入。农业收入要占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
三经营规模。就是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家庭劳动力所能经营的最大面积。如果超出了家庭劳动力的经营能力,就要靠较多的雇工完成。这就违背了家庭套农场的基本要求。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应该在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的10到15倍。一般从事种植业的,粮食耕种面积应在100亩止300亩。养殖业也有相应的规模范围。
四投资规模:50万元以上,包括土地流转费用、机械购置等
五是生产经营相对稳定:土地流转期或承包期在5年以上。
六是家庭农场经营者受训规模。家庭农场经营人员应接受过相应的农业技能培训,掌握相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知识和技能,有生产经营记录,有会计核算制度。
七是产品商品率。应达到95%以上。
八是质量安全要求。产品应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或以上质量安全标准。
家庭农场的规模各地都有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要求。规模也是动态的,会随着发展进行调整。各项规模如果达不到下线要求,就会变为散户经营或者小户经营;超过了规模的上限要求,有可能就会升级为合作社、基地、甚或园区。所以,家庭农场的规模要求也是相对严格的。
至于农场主那就比较好理解了。那就是这个家庭农场的核心经营者,长管家庭农场的运作的人了。
网友们,你认可以上的观点吗?
我是凡尘观生活!谢谢!再见!
你好,专注悟空问答的谢二先生为你提供靠谱回答!
很明显,“家庭农场主”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家庭农场”概念于2013年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与之相对应,“家庭农场主”也在2013年就出现了。
多大规模可以称为“农场主”,全国并无统一标准。家庭农场以种养业为主,或是种植粮食,或是养猪之类的。如果是从事粮食生产,一般规模达到100亩,就可以领取家庭农场营业执照,成为农场主了。从经营效益来看,种植粮食,规模在200~300亩效益最佳。
农村天地广阔,这是没错的。但农村是否大有可为,则要看个人修为。如果你真心热爱三农,有能力、有毅力、能吃苦、不怕跌倒,那么从事农业生产,即便过程曲折,未来也很可能是光明一片。
如果你是为了玩票,那么建议你还是别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