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常见生理障碍有哪些?怎么预防
1、为什么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
俗话讲,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动力,没有光照,作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作物就不能生长也就没有蔬菜、粮食和水果,乃至于肉、蛋、奶等等,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理论上,光照时间越长,光合作用效率越高,作物生产出的有机产物就越多,也就是产量和品质越高。北方的冬季,光照时间短,所以,要尽量延长大棚内光照时间。太阳一出来就赶紧揭开棉被或草苫,太阳落山后再盖上。当然,考虑到温度的问题,可以在时间上灵活掌控。
2、为什么阴雪天气还要揭开棉被?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也有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它和光合作用,是两个物质分解与合成两个不同方向的生理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则无论有没有光照都可以进行。也就是说,白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实际上呼吸作用也在发生着。阴雪天气的白天,虽然没有直射阳光,但仍然有散射光,植物利用这些看似不强的光照,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以维持生长。如果不揭开棉被或草苫,棚室内就没有光照,就没有光合作用,而只有呼吸作用。一方面,植物体内储存的营养就会随着呼吸作用而不断消耗减少,时间一长,植物的生长量和抗逆性大大下降,抵御病菌侵染的能力降低,更容易感染病害;另一方面植物自身有向光生长的习性,在没有光或光线很弱的时候就会向上生长,导致纤细徒长,不但容易倒伏也容易发生病害。因此,在阴天或降雪不大的天气,白天要尽可能的揭开棉被,并注意清理棚膜上覆盖的积雪。
3、为什么大棚蔬菜要变温管理?
众所周知,温度的高低和变化,时刻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生长和发育。植物也是如此。温度影响的是植物内体各种生理代谢的过程,比如呼吸分解、光合合成、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及输送、物质的转化和积累等等。反过来,这些生理代谢强度也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一天中,早晨、上午、中午、傍晚和深夜等,不同时段,因为光照、温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也不一样。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更科学的利用好这些规律,让作物生产出更多的品质更好的农产品。棚室栽培蔬菜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变温管理,可以有目的的调节蔬菜的生长,以更好的实现我们的生产目的。上午,揭开棉被以后,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和效率也逐渐提高,到中午13:00左右达到高峰,下午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和温度又逐渐下降,傍晚,茎叶等绿色器官在白天!
希望能帮到你!
选好棚址、完善水系 配套大棚选址前,应充分考虑有否充足、优良水源。要开好沟渠,便于引水、排水。有条件的地方,每个大棚可安装一个水龙头,标准高的还可配用喷灌设施。
合理施肥、使蔬菜健长 一、是可施用大集团生产的微生物菌剂、菌肥、等;二是一旦出现肥害,可喷施百分之0.01的保靓(芸苔素内酯)或红靓(微生物菌剂)800倍液2~3次。
科学用药、确保蔬菜绿色 一是发生轻微药害时,可加强肥水管理,恢复蔬菜正常生长机能;二是选用对口农药,特别是除草剂要慎用;三是把好农药的剂量、浓度关,避免重复施用一种农药;四是切忌随意混用农药;五是施药避开高温;六是施用过除草剂的器械清洗干净后才能再用。
轮作换茬、调整栽培环境 一是茄子、番茄、瓜类等易感病蔬菜,要分年或分季更换种植品种;二是易发生连茬障碍的大棚要增施其它化肥改良土壤;三是选用土壤重茬剂抑制病菌;四是针对缺素土壤,及时补充所缺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