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水果卖水果怎么样?利润好不好
从整体经济大环境来看,批发,零售水果是可以做的。
主要原因有两:
1.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水果的需求越来越高,几乎家家户户都需要,客户群体广泛,且水果属于消耗品,回购率高;
![批发水果卖水果怎么样?利润好不好,水果种植风险评估报告怎么写。 家禽养殖 批发水果卖水果怎么样?利润好不好,水果种植风险评估报告怎么写。 批发水果卖水果怎么样?利润好不好,水果种植风险评估报告怎么写。 家禽养殖](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0/20241029102146173016850610788.jpeg)
2.水果行业的入门相对简单,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用心做,就可以做的好。
关于水果的利润:
从水果的零售单价和批发价差考虑,水果利润是相当可观的,日常营业额收入在1000+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依然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
其一是果品的损耗,水果易坏,能够降低损耗,就是提高利润;
其二是同行竞争压力,这几年水果店如雨后春笋,每个社区都会有很多家店面,如何避免价格战的前提,赢得市场,也是保证利润关键。
因此,想要从事此行业,
首先,一定要提前考察周边环境,做好选址;
其次,观察不同店面营销模式,设计自己的特色模式。
最后,选果很重要,果子好,才是真的好!
祝你成功!
我们先确定几个基础,
一方面是消费市场基础,以郑州为例,2013年的时候我刚开始做水果,车厘子还是一个稀缺货,大家还会发微博,发发朋友圈分享一下,现在吃车厘子很少发朋友圈,因为车厘子到郑州比以前多很多,也就是市场到货比较多,但同时需求量扩展速度比需求更多,导致2018年冬季车厘子只有十几天的价格回落,就持续走高,包括大家对优质水果的追求认知增加,所以水果这几年水果需求旺盛不会改变,市场需求会持续扩大。由于水果是非标品,批发市场依旧是水果店,乃至连锁店的主要选择,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批发市场,选择优质货源依旧有机会,但信息越来越透明,利润越来越趋于合理空间,并且水果批发需求资金量大,新鲜度短,快速周转很重要,风险系数比较高,所以要做好长期准备!文字有限,也没有很了解你拥有的资源,所以没有很肯定的建议,如果好的货源可以和我联系 我在万邦 良木化 或许对你有帮助 谢谢
水果收购过程中,3斤重的纸箱非要减5斤算不算“坑农”?果农朋友遇到这事怎样解决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在水果收购中,客商从秤重环节占果农便宜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对于像题主说的在水果收购过程中,3斤重的纸箱非要减5斤的这种过于严重的现象,却比较少见。卫农结合回答这个问题,也说说我们这里的情况。
在水果收购中,主动权始终是掌握在客商的手中的,果农只能是被动的弱者,因此这种侵占果农利益的现象就很普遍了。从秤重环节占便宜的这种行为,应该说是水果收购上的“潜规则”,我们这里叫做“吃皮”,但是一般都在半斤以内,没有题主说的那么多。每秤占半斤便宜已经非常厉害了,你想一箱总共才三十多斤,就要给果农少半斤,那销售几万斤苹果的话,果农要吃多少亏呢?
除过从纸箱皮重上占便宜以外,客商还要有个旺秤,就是在过秤的时候,每秤客商都要秤杆高起才行。你想一个大苹果最少五六两重,取一个秤不够,放上去明显多了,总不能切开搭秤吧,这样每秤也就要多占几两便宜,加上纸箱皮重多占的,每秤果农就要吃一斤多的亏了。这一点其实果农都明知道不合理,但是为了销售苹果也没有办法。
再回到题主提出的,3斤纸箱非要减5斤算不算坑农?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在水果收购中,发生矛盾争执很常见,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果农不接受的话可以不卖,客商也可以不收购的。这从表面上看,或者从理论上来说,当中应该不存在强买强卖的问题。但实际上果农为了销售苹果,只能吃亏了。
目前在苹果收购环节中,客商一般情况下都比果农要强势,都会想方设法占果农便宜的。不过最近这几年来比以前要好一点了,就是说在交易前,客商会给果农说清楚占多少皮,如果愿意就进行交易,如果不愿意,可以另行找其他客商销售,这就比以前吃哑巴亏能好一点,而且“吃皮”的量也在逐渐减少。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文字、图片皆为原创。
答,作为果农,最有发言权,三斤的纸箱,非要扣五斤,这种情况就是,丰收产量多,市场疲软,只有收购商说了算。有其他,销售渠道,可以不卖给他,如果没有,又不想,储存,只好默认这种潜规则。最后,但愿我们果农,丰产丰收,卖个好价钱!
非专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现在各地水果逐渐上市,果商已经开始在果品产区收购水果。每年果期,果农在出售水果的过程中,都会遭遇了许多的不公平现象,且有的客商借助自己的优势,抓住果农急于出售的心理,多方面都能多占一点便宜就多沾一点,以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其实,果农明知自己吃亏了,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比如,果商在收购水果时,3斤重的纸箱或者胶筐,非要扣除5斤的毛皮,活生生的占取2斤果子的利润。那这算不算“坑农”呢?当然了,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坑农”行为。对于果农来说,吃这点“小亏”并不算什么,最怕的就是果商坐地起价。
果商收购与果农出售水果的圈内,双方是明知道的事情,都心知肚明。水果收购商以此每称多收入2斤的果子纯利润,果农损失2斤的价钱。那就有人为果农鸣不平,感觉果农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作为果农来说,水果成熟后,都要利用晴好的天气,抢抓时间急于出售,一旦错过了最佳出售期,受阴雨等各种意外情况出现,就面临果品质量下降、没有客商收购的险境,现在在每箱损失2斤水果的价格与损失很多的情况下,果农会选择哪个方面呢?
事实上,每年到水果成熟期,果农头戴矿灯凌晨三点就开始下地采摘水果,待天亮时就将采摘好的水果拉到收购点出售,那时不管客商怎么压价、怎么占便宜,果农都抱着赶紧卖了的心态;往往果商看到越来越多的果农出售水果,就采取不停压价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利润。比如说,果商大清早的收购价格每斤是2.6元,当收购摊点云集的果农很多、果量很大时,立马压价到2.4元,过一会又压到2.2元……这是果商获取高额利润的惯用的“杀手锏”。
果农看到这样的价格,心里滴血,都埋怨自己运气不好。这种坑害果农的事情在乡村关中一带水果出售季节早已习以为常了。当在了,即使再低的价格,果农还是要出售给果商,采摘下来的水果不管怎么都要出售,不可能再拉回去;如果拉回去没办法储存,最后都成了废果而一文不值,这就是果农出售水果时的最真实情况。
我们说,果农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习以为常,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大家都心照不宣,都抱着赶紧出售果子、把钱装在口袋里的心态。因为果价由果商定的,果商拿钱收果子,果农感觉这个果商做得不公平、不合理,那可以不卖给他,另找果商出售;但果农不卖给这个果商,卖给其他的果商还是一样的做法,况且其他的果农都呼呼啦啦争先恐后的出售。因为,这种做法已经形成了“潜规则”,果农只能说无可奈何硬着头皮去面对。
因为市场就是这样的市场,行情就是这样的行情。果商占果农便宜,果农自认为吃亏,双方交易都是自主自愿的原则,没有准强卖强买,这就是果子出售的现实情况。真正要说怎样去解决,那就看果商的良心了,除此之外,果农是没有任何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