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是一种传统的水果,李子种植经济效益如何?能不能赚钱呢
李子传统水果,它的价格既不会象发财果那样让人一夜暴富,也不会象杀人桔那样让人一夜回到解放前。李子果下树价也是平常年景的情况来看,其价格在众多水果当中只能是一般,所以种植一亩李子果仍有一定的利润可赚而已。
从我身边很多人喜欢吃李子果的加工产品,却不太喜欢吃李子果的情况看,种植李子经济效益要从二个方面来分析才比较适合:
1、若只是把李子果当作一种水果来卖,其下树价不可能会出现因发财果一夜暴富的经济效益,在好年景的时候,一亩田总还有相当可观利润。
2、若是有机会有能力将李子果加工成罐头、果干果脯、果酱果汁、果酒等产品,那李子果的消费量很大,其发展前景就是一个较为阳光的产业。
综上分析可知,种植李子果的果农朋友也许不会有很多钱可赚,但是做李子果加工产业的人,只要做好市场的销售渠道就会有较为丰厚的利润到手。
李子是一种大家熟悉的水果,酸酸甜甜的,很让人都喜欢。说起李子,顿时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回忆,曾经因为李子而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扯远了,马上回到主题。现在农村种植李子,有经济效益吗?能不能赚钱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从市场角度好好分析一下。曾经的李子是多用途的,而现在好像只能当水果吃。如果只是当水果,那市场量会不会有很大局限性?在李子成熟的季节,也有桃子等各种各样的水果,众多水果抢占市场,李子能否抢到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曾经,李子是我家乡的一项经济收入,在我的老家,每家每户都种有李子,即使现在也是如此。当年,每到李子成熟的时候,很多厂商到我们那去收李子。他们收了去做李子干。农民们足不出户就能把梨子卖了,只需要采摘下来称称重量即可,甚至不需要自己挑,厂商直接开车到家门口收取。但是现在没有那样的场景了,现在的李子没人收购,只能当水果卖,卖不掉的只能烂树上。
如果李子只能当水果卖,甜不如桃,营养也不如桃,并且还不能吃多。我们这有俗语说:“桃打摆,李拉稀,碰到杨梅多吃些”,意思是说,李子吃多了拉肚子,告诫人们要少吃。若只当水果,那市场销量是有限的。如果自己开发李子干、罐头等农副产品,拓展思路多找销路,那经济价值还是很可观的,也一定能赚钱。
李子在我们南方是很常见的水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而吃李子主要是南方人,北方人相对较少。当然,也不可否认,现在种李子的也有赚钱的,但是现在赚钱不等于将来也赚钱。从李子本身的特性和行业发展趋势看,我个人的意见是:只当水果的情况下,李子不宜多种;如果自己开发李子副产品,可多种,并且多多益善。
李子,就是平常我们口中说的李果。目前,正在陆续上市,价格各地方不一样,有20元/斤的,也有40~50元/斤。看起来价格蛮高的,但原因主要是李果刚上市,市场供应量少,价格高,也就很正常。
那么,种植李果能够赚到钱吗?经济效益如何?
就当前的市场行情来说,李子种植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不过,种植户本身的选择也很重要。
李子种植有这些选择需要注意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就是李子品种。李子品种非常多,有些品种味道偏酸,有些则偏甜。偏酸,可促进胃酸,改善食欲。偏甜,则非常适口,喜欢的人很多。那么,选择哪一种比较高呢?个人比较建议选择偏甜的品种,比如三华李、凤凰李、南华李等。
其次,李子种植密度的选择。一亩地,应该以3~4x4~5米为株行距,栽种33~56株。土地选择,应该是土质肥沃、诉讼的土壤。
最后,施底肥一定要选用土杂肥,每株的施用量大约在200~300斤,每亩不少于20000斤。
当然,种植李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总之,学好李子种植技术,很关键。
李子种植的效益分析
李子种植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够挂果有收入。具体的种植成本投入有,一是固定成本投入。苗木,支出800元;整地挖坑栽种,1000元;租地,每年600元,3年一共1800元。合计:3600元。
二是,每年需要持续投入的成本。肥料,第一年,底肥+追肥,大概1000元。以后每年投入600元。那么,3年一共需要投入2200元;农药,平均每年需要投入60元,3年共计180元;浇水费用,3年一共需要投入400元;人工费用,每年需要投入2000元,3年一共需要投入6000元。合计:8780元。
这样,种植李子3年时间需投入12380元。
3年后,李果的产量大概在4000斤左右,按照李果的收购价格6元/斤计算,亩产值可以达到24000元,减去成本,获利11620元。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大家好,我是客家小析,李子是我们那里的传统水果,是三华李的产地,在广东一带无所不知、家喻户晓。
三华村三华李开花时拍摄
广东翁源三华李的种植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无论是《中国土特名产辞海》还是《辞海》都有对其记录,足以说明其历史悠久,同时也证明了翁源三华李才是三华李的产地,翁源的三华李才是最最正宗的三华李。
其中《辞海》中是这样描述的:
翁源县,广东省北部,南朝梁置县,农产有稻、甘薯等,特产“三华李”。
《中国土特名产辞海》也有相关记载,它是这样描述的
翁源县三华镇(现归属龙仙镇)是三华李的发源地。明朝崇祯年间,山西布政司翁大立久闻翁源人杰地灵,千里寻源而来,其时县令朱景运献上罗江蜜李,入口异香贯体,翁大感惊奇,问是何物,答曰:“三华李”, 从此,“三华李”名一直沿用。
那么李子的种植经济效益如何呢?能不能赚钱呢?
第一,政府扶持补贴,销售有保障。
在我们翁源县,因为三华李是我们的特色水果,政府为了打造这个品牌,在很早就会对果农进行前期的投资补贴,大概20亩以上会补贴10万左右。就以我舅妈家来说吧,三华李的单棵产量在200斤左右,每斤在10元左右,每年价格会随着产量有所浮动,她家种植了100棵左右,收益大概是20万左右。除去成本,也有十多万收入。最主要的是政府会对三华李有收购,果农不愁卖。
和舅妈上山施肥时拍摄 19年5 月17号
第二、从全县的种植面积就能看透经济效益情况。
翁源县的三华李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概有五万亩种植。如果没有经济收益,果农怎么还会种呢?只要还是政府已经为果农解决了所有的后顾之忧:平台和宣传,水果自然不愁卖。
以上就是根据我们那里的情况做的回答,有很多回答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