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哪些有趣的南北方饮食>差别/h2>
我是懒女人厨房,关注我,让你回归厨房,坚决不做懒女人!
南北口味之差,自古以来便有之。当南方人遇上北方人,便经常会发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我是云南人,有一枚东北吃货的闺蜜。“你在南方的艳阳里身材苗条,我在北方的寒夜里一身肥膘。谁也不能阻止我在发胖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便是这个二货的口头禅。
和她第一次出去吃饭,点餐时,我点了一个青椒火腿,征求意见时,她说,好啊好啊,最爱火腿了。结果青椒火腿端上桌,这货疑惑地尝了一口,便紧急呼叫老板,我一脸懵逼,不明所以。
这货完全不给我反应时间,质问老板:“你拿什么冒充的火腿?这么咸,还让不让人吃啦?”竟然被如此质疑,老板也心急,火速从厨房搬出了一条大火腿,让旁边的客人证明到底是不是正宗的云南火腿?闺蜜眼睛瞪得铜铃大:“你这是火腿?你这火腿竟然是这么大一条腿?”“不然呢?你以为火腿什么样呢?”
![你经历过哪些有趣的南北方饮食差异,崇州水果黄瓜种植基地。 畜牧养殖 你经历过哪些有趣的南北方饮食差异,崇州水果黄瓜种植基地。 你经历过哪些有趣的南北方饮食差异,崇州水果黄瓜种植基地。 畜牧养殖](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08/20240829044204172487772431131.jpeg)
后来大家才终于搞明白,这北方闺蜜所说的火腿原来是“火腿肠”。
差一点没把我给笑岔气,我严重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想把我笑死了,好来继承我的蚂蚁花呗。 所以北方的朋友一定记住啦,火腿绝对不是“火腿肠”。
很多南方朋友表示:无法理解身边那么多北方的朋友提到火腿的第一反应,竟然都是火腿肠。
而北方朋友也无法理解像我这样的一个云南土著,每次进餐馆必点青椒火腿的那种执着。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到底终究还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中国地大物博,国人讲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加之北方人粗犷豪爽,南方人温柔细腻,性格上的迥异,从而做出来的饮食也是方方面面均有着很大的差异。
综合概括一下,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三大点差异:
1、主食之争北方人:你吃饭了吗?
南方人:没吃饭呢 !
北方人:那你还不饿吗?不看看现在都几点了?
南方人:不饿呀!我吃过东西啦,吃的是面,没吃饭!
北方人:......
在南方人眼里,只有吃了米饭做的东西,才能算吃饭。而北方人认为,只有吃了馒头一类的面食,才算吃饭。😳😳😳
2、数量之争
“南方人买菜买一顿,北方人买菜买一吨。” 这句话大概是最能够形容这一个差异了。
有一次和上文中的东北闺蜜去买菜,心想着两个女人吃不了多少,跟老板说要一根排骨,闺蜜在旁边拽我的衣角,拼命给我使眼色。
后来她说,你要是到了北方,买菜买一根排骨或者买菜买1棵的话,那么老板一定会认为你是故意去挑事儿的。
听她说在北方,每年冬天,一家人就要囤100斤白菜时,作为南方人的我,顿感瑟瑟发抖。
可是身在南方的我们就想不明白,我买一根排骨,买一棵白菜,甚至买一根葱有错吗?买一顿VS买一吨?
3、口味之争
说到中国的南北饮食差异,我们就不得不提一提,这其中的南北咸甜之争。
南北方饮食口味差异颇大,所以素来都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
其实,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看,这南北口味也并非亘古不变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说过: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
等等,等等,不是说好的“南甜北咸”吗?所以你看,宋代的“南咸北甜”演变了今天的“南甜北咸”。口味差异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不管是“南咸北甜”还是“南甜北咸”,也不管什么“南米北面”“南少北多”……差异固然是永远存在,可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因口味上的差异而存在分歧。
对于这些不同的饮食文化差异,我们只需要抱着欣赏的眼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那么它就一定会是美味的,令人欣喜的。也需要有这些多种多样的饮食文化,才能成就今天舌尖上的中国,让中国的美食文化,如此耀眼而迷人。
看到这个话题,就勾起回忆,分享一下自己的小故事
作为一个北方人,曾在南方(成都)上了几年学,也是从那会开始,对南北的饮食差异有了概念。
1、如果四川人跟你说,这道菜不辣,请谨慎选择>信赖/span>
川渝地区的饮食文化,也算的上是无辣不欢,尤其是传承的火锅文化更是离不开辣子,红油一锅,香气四溢。
作为一个不太能吃辣的北方人,刚去成都的时候,每每吃饭总忍不住问问舍友“这道菜辣不辣?”舍友也是每每回答“不辣不辣,一点辣味都没有!”然而,当我把菜放进嘴里的瞬间,仿佛整个舌头都造作了起来,屡次尝试之后,我终于明白,大家对辣的定义是如此不同,以后也只好自己亲身试菜了。
2、吃什么都喜欢蘸辣椒面
北方的馄饨喜欢带着汤的一起上,撒点香菜、虾米皮、带着紫菜蛋丝,吃完馄饨喝口汤。而成都的抄手一般是清汤和红油两种选择,清汤大部分是不怎么点的,吃起来没有滋味,红油才是他们的最爱,至于水饺和年糕之类的食物,也经常看到舍友们蘸着辣椒面吃。
3、火锅蘸料大>差别/span>
在没去成都之前,有限的吃火锅经历中从来只有麻酱,偶尔尝尝海鲜汁,去了成都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香油碟这么一说。厚厚的香油里撒着蒜末,涮好的食材在油碟里一过,去辣提鲜,不过本人还是只钟情于麻酱。
也是在成都,发现了很多没见过的涮菜食材,黄喉、鸭肠、脑花、酥肉……刷新了我只有羊肉片和午餐肉的火锅涮菜世界观
虽然没能爱上辣椒和火锅,但是鱼香茄子和回锅肉,是至今我对成都家常菜的终极记忆,学校周边的小饭馆,不限量的白米饭,吃上一口刚出锅的回锅肉,哎呀,真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