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国外的食材是怎样进到中国的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凡是带有胡字的蔬菜和水果,基本上都是从国外来的,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中亚和西亚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和中国相接,并且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贸易而来到了中国。
其中比较常见的便是胡萝卜了,胡萝卜原产于大伊朗地区,他的祖先是阿富汗的紫萝卜,大概公元10世纪,在阿富汗一带,野生胡萝卜被驯化成一种蔬菜胡萝卜。之后,被驯化的胡萝卜开始周游世界,10世纪时从伊朗传入欧洲大陆,大约在元朝时期来到了中国后,并在中国栽培和繁育成现在我们常见的品种。
而名字带有“番”字的蔬菜、作物,也基本上都是国外传入中国的,如番豆(即花生)、番茄、番薯、番荔枝、番木瓜、番石榴、番蒜(即芒果)、番麦(即玉米)、番椒(即辣椒)。
![中国历史上国外的食材是怎样进到中国的,水果胡萝卜 种植。 家禽养殖 中国历史上国外的食材是怎样进到中国的,水果胡萝卜 种植。 中国历史上国外的食材是怎样进到中国的,水果胡萝卜 种植。 家禽养殖](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18183929173192636973674.jpeg)
马铃薯也是原产于美洲,名字虽然不带“番”字,但有些地方称其为“洋芋”,到底还是泄露了它的“舶来品”身份,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是明末清初。
中国引进外国食物有一个特点,但凡带“胡”字的,大多是两汉、南北朝传入中国的;还有一种是带“番”字的,就是明朝以后,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第三种带“洋”字的,洋葱、洋白菜等等,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传入中国的。所以,带“胡”、“番”、“洋”的作物,大体上指示了这些作物传入中国的不同时代。
史上两次大规模食物引进,一次是西汉,一次是明朝。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交通后,曾从国外陆续引进葡萄(蒲桃)、红蓝花、胡荽(香菜)、安石榴、胡麻、胡桃、大蒜、苜蓿等既供食用,又可入药的各种植物到国内栽培。此外,张骞还将核桃、蚕豆、水芹、香菜、豌豆、芋头、大葱和黄瓜带回国。另外,胡萝卜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引进的,同汗血宝马一起进入中原,源自西域胡人,所以叫胡萝卜,东北人管它叫“土人参”。
葡萄中国古称蒲桃,它的原产地可能是高加索山脉,西亚、中亚这一带,直到现在北纬40度一线是世界上主要的葡萄产区,中国也是一样,中国自古有野生葡萄,也有人工培育的葡萄,但是中国大量的培育葡萄是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的事,张骞通西域以后,带回两个最重要的物种,一个就是葡萄,还有一个是苜蓿。
明朝时,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引发了欧洲人对这块所谓“新大陆”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后,16世纪后期,西班牙人进而在南亚的菲律宾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农作物开始传入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到南洋各地,并进一步传到中国。
美洲作物的引种与传播成为明清时期我国农作物引进的一个显著特点。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计有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等近30种。所以像湖南、四川、江西这些地方是自古都吃辣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迪拜人的生活水平到达了什么程度了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指的就是阿联酋迪拜。我身边就有朋友开玩笑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扔到迪拜去捡垃圾”。不过玩笑归玩笑,迪拜很富裕的事实已经深入人心了。
迪拜真的很富裕吗?
不可否认,迪拜是很富裕的,不过并没有传言中富裕的那么离谱。在没有去迪拜之前,我听说过各种关于迪拜土豪的版本。比如:迪拜的飞机镶满了钻石、在这里捡垃圾年入百万、迪拜的土豪已经不满足于豪车,养大型猛兽才是他们的最爱等等。
等我真正地去过迪拜以后我才发现,迪拜并没有那么富,外人之所以认为迪拜很富裕,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迪拜包装得好。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人来旅游和投资,要想让一座沙漠城市引起全球人的关注,那么把自己包装成“有钱”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比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在很久以前就是一片大沙漠,现在人们再提到它的时候,第一感觉除了赌场闻名世界,再者就是“这个地方很有钱”。
既然是营销和包装,自然里面就有很多虚虚实实的部分。迪拜繁华的部分也是真的存在,比如豪华酒店,豪华商场,豪华别墅,豪华大餐,豪车,豪华的生活方式和真正的有钱人,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但绝非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迪拜也有不是那么光鲜亮丽的一面,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来的劳工、满街的小丰田和小本田、6~7个外来人挤一个小房间的合租者等等。
这样平均一下来看,其实迪拜的贫富结构,和其他世界级的大都市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顶多只能说迪拜的本地人很富裕,但决不能说只要在迪拜生活的人都很富裕。
简单了解一下迪拜。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之一的迪拜酋长国首府。
迪拜位于中东地区的中央,是面向波斯湾的一片平坦沙漠之地。面积约为411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40万人(2020年6月统计),本地人口约为20%,其余全是外来人口。其中印度人的比例占到了迪拜总人口的70%,来到这里的印度人主要从事底层工作,这里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印度人城市”。
迪拜是中东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它也是中东地区旅客和货物的主要运输枢纽。石油收入促进了迪拜的早期发展,除了石油,迪拜的经济主要依靠旅游业、航空业、房地产和金融服务。
迪拜的工资。
1迪拉姆约等于1.96元人民币。
迪拜是一个发达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拿到高额的薪资。贫富差距在这里很大,本土人和外来人的薪资有着天壤之别。
2019年,迪拜本土人的人均年收入最低在9.2万迪拉姆左右(迪拜货币),折合美元约为 25000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4000元,和欧洲以及北美其它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不多。
而印度、巴基斯坦等外来人口的收入就比较低了,普遍月薪在4000~6000元人民币之间(管吃住),技术工的收入要高一点,在8000~10000人民币之间。如果是从事餐馆端盘子,酒店服务员这种没有技术含量工作的话,月薪能有4000元人民币就不错了。
迪拜人的生活水平是怎样的。
迪拜本地人能活得这么潇洒,除了收入高以外,迪拜政府为他们提供的福利也让他们活得没有后顾之忧。
出生给土地。
迪拜本土人办理完出生证明以后,就可以免费分配到一块1000到1500平米的土地,这片土地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不过不能进行买卖,但在上面建设各种各样的建筑都是允许的。
结婚给公寓。
迪拜本地人通婚,政府会免费送一套公寓给新婚夫妻,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必须两个人都是本地人,政府才会送公寓,如果其中一方不是迪拜本地人,政府是不会免费送公寓的。
最低工资保障。
按照迪拜政府的规定,不管任何工作,本地人的收入不能低于这个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即便迪拜本地人从事着最卑微的行业,也会得到想要的报酬。有很多迪拜的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月薪就能到达5万元人民币,因为这是这个技术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
免费教育。
迪拜本地人从上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所有的教育费用全部免费,如果是出国读学,迪拜政府还会提供数额巨大的奖学金,让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
免费医疗。
迪拜本地人在迪拜看病,是免除所有费用的,如果迪拜医生判断病人得的病必须在海外治疗的话,迪拜政府还会报销所有在海外治疗产生的费用以及陪同家人的机票和酒店费,这项福利在全球也是独一份。
免除税收。
这项福利涵盖了迪拜的所有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都是不需要交税的。 无论你挣多还是挣少,所有的收入都会装入自己的腰包。这也是迪拜政府唯一一项给外来人的福利。
年底分红。
每一个迪拜本地人每一年都可以分到不少钱,迪拜政府的各项公共设施收入,都会拿出一部分作为分红分给本地人。就连政府在社区里开个超市,本地人来办张会员卡都能获得超市每年利润的分红!
写在最后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迪拜确实很富,但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富,也许在那些贫困国家人口的眼里,我们中国人也是个个都是土豪。
最后我想说:不必羡慕别人,自己亦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