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蒜薹价格走低遇销售难题,怎样才能好转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今年对于蒜农来说可谓是流年不利,南方新上市的鲜蒜价位低不说,而北方的蒜薹价位也同样非常低。像老家河南开封地区蒜薹价位前几天每斤五毛,而近两日蒜薹价位有所好转也不过每斤8毛样子。所以说今年蒜薹价位走低的地方不止山东,而应该说是全国普遍性的现象,毕竟在当今物流运输如此发达的今天,全国农产品供给状况也差不多的。针对当前蒜薹滞销的情况该如何解决呢?科学兴农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村电商
![山东蒜薹价格走低遇销售难题,怎样才能好转,喀什水果黄瓜种植时间。 家禽养殖 山东蒜薹价格走低遇销售难题,怎样才能好转,喀什水果黄瓜种植时间。 山东蒜薹价格走低遇销售难题,怎样才能好转,喀什水果黄瓜种植时间。 家禽养殖](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09/20240922092546172696834624477.jpeg)
关于农村电商的优势本人之前也曾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介绍。农村电商可以说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农村地区物产丰富,并且具备很强的地区特色,可以说非常有助于帮助农户将当地的新鲜农产品销往城市,对于蒜薹来说保鲜期相对比较长的,一般三五天还是不错的,对于冷鲜链条如此发达的今天,三五天的保鲜期依然和新鲜的一般,而快捷的物流两天基本上即可送达消费者手中。可以说对于当前滞销的蒜薹来说非常适合走农村电商的路径。而今像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也是非常发达这样的情况真的不该将农村错过。
据悉前不久即有京东生鲜馆帮助云南丽江销售当地滞销大蒜的经典案例,不仅帮助当地农户解决了滞销难题,更为当地农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同时电商也有所获益,可谓是双赢的局面。
蒜薹深加工
不少农户想问蒜薹也能深加工?没错,只要您留心处处皆有商机,像老干妈不也从市场中脱颖而出了吗?所以不要觉得蒜薹就不行,只要有特色都是非常有市场的。像蒜薹来说可以通过加工腌制酒酿蒜薹,在农村老家时候,母亲每年都有做,在农村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一道菜,而城市中大多数人还都不曾吃过。这样的市场空间为何不好好利用,趁机打入这片市场呢?
订单农业
关于农产品滞销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每年都在谈,这样的话题可以说常年伴随着我们,而今蒜薹滞销,接下来会出现大蒜滞销,暑期接着又可能出现辣椒、黄瓜、西红柿滞销,到了秋冬季节又可能出现萝卜白菜滞销等等,为何这些滞销问题不能根绝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农民种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对于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及跟风性质使得市场多变。因此,将这个不确定性转变为定性,这样的问题也就能够尽量避免了。当前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的也就是企业+农户的订单作业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当前农产品中所存在的滞销问题,而农民的权益也能最大程度的得到保障。
以上几个方向就是科学兴农为您所分享的一点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在今年各位农产品都能够顺利的销售出去。
山东蒜薹价格走低遇到销售难题,怎样才能好转?
“蒜你狠”这次真的把山东两大大蒜种植基地坑哭了,首先是拱棚蒜上市,出现了滞销,批发价格在1元左右每斤,而且是有价无市。
如今又是蒜薹告急,记得前几天宗元写了回答了一个关于济南济阳蒜薹价格低的问题,一下引起了蒜农和读者的热议,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受到大家的关注。根据读者留下的评论,从中寻找商机,宗元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根据蒜农留言,大蒜大面积种植几乎在山东、江苏两省,主要是山东省,蒜薹价格下跌到无人问津,直接扔了。
但根据读者留言,蒜薹在我国南部、西部地区价格是较高的,甚至出现了5元一斤,比如喀什读者留言10元一公斤蒜薹!
从这点看,就是信息不畅通,物流服务跟不上,所以通过头条悟空问答,把山东蒜薹生产、价格透露商家,以便于解决蒜农之苦。
二、建立健全蒜薹网络销售平台。
蒜薹的储存期较短,蒜农卖不出去,主要是信息平台不健全。也许是因为蒜薹销售周期短,种植面积相对来说局限和小,但对于种植基地应该建立一个网络信息平台,随时随地公布蒜薹价格产量,客商前来,便于销售运输!
三、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宣传。
媒体宣传报道,有关单位参与推波助澜,为经销商一路开绿灯,各大城市超市练手促销,应该不是难题,毕竟国人的消费能力可以说相当多。
四、消费者参与消费,提高购买力。
蒜薹可以说是最绿色蔬菜之一,几乎没有污染,农药都很少使用,好东西也就这几天享受美味,“过这村没这店”!对于以后吃的全是冷库使用了保鲜剂的产品。
总之,你我携手并肩,为农服务,有你有我,多吃一根蒜薹,既消毒又健身,更是蒜农解忧,毕竟是付出汗水的劳动果实!农村老人常说:“吃了不疼,撒了疼”,就是这个理!关注宗元!👍🙏🙏🙏🙏🙏🙏🙏👍
山东蒜苔价格走低遇销售难题,这话题有点太绝对,今天是5月7号,莱芜市蒜苔价格是,早晨1.3元,早饭后是1.4元,中午收工是1.5元,今年大蒜出苔率不50%,虽然价格低,但也比去年高出1元多,再有2一3天提苔期就结束,收购商也更加积极的扫货,今天出现了抢货现象,在莱芜还真不存在蒜苔难卖的现象。
“蒜臺种植苦不苦,地里弯腰一上午。本想丰收卖好价,岂料不够吃饭钱。”农产品种植经常存在价格波动较大,今年滞销来年又可能卖的脱销,散户参与过多,缺乏科学引导,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利于农民持续稳定地增收的。山东蒜臺大量上市,可采购商给出的价格比较低,鲜蒜臺价格只有0.4-0.6元/斤,还不够付人工费的,有些种植户为了确保不影响蒜头的生长,还使出免费送蒜臺的招式,让想要的人自己到田地里去拔,这也是无奈之举。蒜臺出现销售困难,个人认为有偶然也有必然因素,天气因素导致品质下降,采购商给出的价格自然就低,更主要的是局部市场供大于求,市场消化不了就值不了那么多钱了。
一、合理的控制种植面积
曾经的热点话题“蒜你狠”也是从山东出来的,如今又经历过山车行情,根本的问题就是种植户和市场需求不匹配。以山东成武县为例,去年种植35万亩,今年种植38万亩,大部分地方都在增加种植面积,>天下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大蒜>莳植/span>面积增加了>快要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20%。市场的需求没有太大变化,而种植面积增加了不少,这就导致市场供应量加大,价格自然上不去。
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
农民种植大蒜都存在跟风心理,自己也没那能力了解到比较全面、可靠的相关数据,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联动,实现种植户、采购商、终端消费市场、管理部门等数据共享。科学引导种植户合理种植,确保多方实现共赢,这不仅仅是需要某个地方努力,更是需要多地配合,让农民种的好,也卖的好。
三、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蒜臺价格低迷,让很多种植户采摘蒜臺的信心都没有,可同样很多消费者反馈,自己在超市买的蒜臺价格比采购商给出的价格高出很多,便宜点的一两块钱一斤,高点的五六块钱一斤,但一定看不到四五毛钱的售价。主要的因素就是中间流通环节过多,一级采购商从种植户手里收上来,算上运费、人工等费用,加价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又进行层层下发,各级薅羊毛后才到消费者那里,价格自然便宜不了。
四、爱心销售实际上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农产品滞销后,有些地方就把希望寄托给相关部门和企业,希望号召奉献爱心,说实话偶尔一两次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一出现问题就希望别人来奉献爱心,实际上是非常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已经出现很多次,很多爱心销售依然改变不了现实,相反还容易形成一种侥幸心理,出现问题了就把希望寄托给他人,不会去思考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供求关系,有个自然调节的过程,优胜劣汰是肯定的,过多人为干预只会打乱市场节奏。
农民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蒜臺卖不上价钱,是值得同情,但种植户也得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自己掌握了市场规律,及时的做出种植结构调整,才能在残酷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