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禽养殖 » 过年了,爸妈会提前几天蒸馒头,炸丸子,现在还有这个习俗,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呢,水果萝卜东平种植基地在哪里。

过年了,爸妈会提前几天蒸馒头,炸丸子,现在还有这个习俗,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呢,水果萝卜东平种植基地在哪里。

duote123 2024-10-1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过年了,爸妈会提前几天蒸馒头,炸丸子,现在还有这个习俗,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呢

谢谢邀请!

以前:每年腊月二十五、六,老人早就把面粉、油、肉、鱼……等一切年货备齐。开始蒸馒头…等面食。蒸过馒头就炸丸子、藕合,把上供的鱼也稍微炸一下成金黄色……忙活一两天,确实热闹,年味浓重。……

过年了,爸妈会提前几天蒸馒头,炸丸子,现在还有这个习俗,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呢,水果萝卜东平种植基地在哪里。 家禽养殖

现在:生活节奏快,较以前方便的多。

大部生活在市里,写一份年货清单,一站式购物…一家人去超市转转基本就准备齐全。丸子、鱼还是要炸的。只是没有以前的感觉了…

也许是年龄使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没了以前浓重的年味了……


按照东平的习俗,备年货首先是要炸萝卜丸子。在西菜园住的时候,总是姥姥家和我家联合来炸,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有一天我在家门口的一个石磙上玩,然后猛一抬头突然看见姥姥姥爷推着一车东西远远过来了,我便兴奋地往家跑,通知家里姥姥姥爷来啦。至于后来怎么炸的,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真正对炸丸子有印象是搬到盐店后街之后。那时候姥姥一家都去了县城,而家里忙于年前生意,所以炸丸子由奶奶和她的一个表弟,我的舅姥爷来完成。舅姥爷人品很朴实,每年都会来我家帮忙,洗萝卜、擦丝、剁馅,一气呵成。到了晚上家里不来外人了,才会起锅烧油来炸丸子。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要反复叮咛我们这些小孩,别乱说话,不要问这问那,以免惊扰了一位叫捣鼓神的神仙。据说春节前后有一位捣鼓神爱开玩笑,经常把张家的东西捣鼓到李家,再把李家的东西捣鼓到往家,总之,只要备年货的时候有小孩乱说话,他就会来捣鼓。有一家的包好的白面饺子被捣鼓神捣鼓成了黑面的,吃的时候却一口一个金元宝。我就寻思着什么时候捣鼓神能给我捣鼓点金元宝呢。当然,这只是传说,在那代人眼里,炸的丸子春节要用来祭祖,不让乱说话是一种对祖先的尊敬。

程咬金和李逵有何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不多。不同之处可是不少呢。

相同的地方:兵器都使用斧子。看起来都比较莽撞,智商低,讲义气,不太懂礼数,都被书中主角坑过。都是书中重要人物,围绕二人展开的故事不少。都孝顺老娘。

不同之处:性格上:程咬金这个人粗中有细,情商高,懂得借坡下驴,还识时务,身上一股福将之气,只要出场必定带来好消息,处理问题不急躁,遇到困难知道变通。李逵则不同,死轴,为达目的不则手段,有时略暴力,只要出场就要奔着见血去,处理问题就靠板斧。

作战表现形式:程咬金使的是大斧,马上的将官;李逵使板斧,步下的将官。程咬金作战知道深浅,几招之后知道不行立即撤;李逵不知深浅,上场玩的是气势,拼完命再说。

人际关系处理:程咬金万金油,谁也说不出毛病,听人劝,群众中有威信;李逵只听宋江的,后期被燕青收拾后,也听燕青的,其他人谁说都不好使,梁山其他人提他就没好脸。

结局:程咬金善始善终,李逵被毒死。

和李逵相比,程咬金的机智圆滑,在原则内和兄弟讲义气,在不冒犯东家的前提下争取自己利益,都体现了极高的生存智慧,值得今天职场上的我们学习。

一个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程咬金的故事在民间上流传很广,所以说又成了一个文学的形象。李逵,历史上可能也确有其人,但是他是一个塑造的文学形象。

李逵深受宋江的器重,是宋江的铁杆粉丝和最忠实的奴才。他是乡下的农民,却有着和朴实憨厚的农民,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作风,有时比土匪还要暴虐和残忍。

第一大特征:不怕死。宋江和戴宗,被押上法场,眼看要被砍头。此时,梁山上的那伙人,已经埋伏在法场四周,伺机而动。李逵,此时也焦急地隐藏在某个角落。当刽子手要举起砍刀时,李逵赤裸着上身,霹雳似地爆喝一声,从半空中跳下来。抡起板斧,将刽子手砍倒。但凡刑场,戒备森严,有军队把持着,没有过硬的武艺和胆量是不敢劫法场的。

李逵的武艺在梁山好汉里面,只是三流水平。但他有一身蛮力和不怕死的精神。大胆的就怕不要命的。对于随时豁出命的人,是可怕的。李逵杀了刽子手,对宋江和戴宗的生命最大的威胁已经解除了。李逵又急吼吼的冲向了监斩官,士兵都拦挡不住。监斩官,调转马头,飞也似地逃命。李逵切萝卜砍瓜一般,只顾朝人多处砍杀。

猛男李逵,此时已忘了救人的使命,大杀大剐。晁盖连忙下令,让那两个背着宋江和戴宗的小喽啰,紧跟在李逵后面。尽管,晁盖不认识李逵,但看的出来,李逵是自己人。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跟着一个不怕死的人,也给梁山的一百多人壮壮胆。

第二大特征:善恶不分。在李逵有点弱智的头脑里,他分不清善恶好坏。谁给他钱花,谁对她好,他就替谁办事。这点,倒像是土匪的生存逻辑。李逵只管往人稠密的地方跑,杀散了官军,就开始杀看热闹的老百姓。当时人们慌做一团,到处乱跑。很多无辜的人撞在李逵的板斧上。李逵只管乱剁,只求杀的痛快。

李逵杀到了江边。此时,已经冲出了官军的围追堵截,该歇会儿了。可李逵已经成了杀人狂魔,大脑失控,停不下了。晁盖看不下去了,喝道:“与百姓无关,别伤害他们。”李逵装聋作哑,只管猛砍。晁盖亲自见识了,什么叫惨无人道。更绝的是,李逵在后来作战时,往往敌我不分,杀了敌人,连自己人也顺便砍了。他只图杀个痛快,之于后果,他不考虑。李逵若在现代的战场,敌我不分端上冲锋枪乱扫,长官会一梭子撂倒,连上军事法庭都免了。

第三大特质:是非不明。愚蠢和不健全的心理,导致他是非不分。梁山上最不晓事的也许是李逵,因为他没有头脑。他更像是舞动板斧的杀人机器,由宋江操纵和遥控着。大伙儿跑到江边,望见一座庙。李逵两板斧砍开庙门,众人将宋江和戴宗安顿在里面歇息。李逵还不消停,提着斧子到处乱窜。宋江说:“兄弟,你上哪里去?”李逵答:“庙祝这厮,大白天关了庙门,我想杀了他祭门。”

非常之人,其思维方式往往大异常人。有祭奠苍天鬼神的,没听过祭门的。宋江一句话,制止了李逵的杀戮:‘’兄弟,别光顾着杀人,来拜见一下这几位头领。”李逵全然不会把梁山上的几个鸟头领放在眼里,但他听从宋江的,望着晁盖,象征性地跪了一下。

后来,导致朱仝上梁山的罪魁祸首,虽说是吴用,但李逵脱不开干系。为断了朱仝的后路,吴用借跟朱仝谈话的间隙,李逵偷偷抱走了朱仝上司的孩子。在树林里,一斧子,将小男孩的脑袋劈成两半。朱仝看到孩子死于非命,要跟李逵拼命。幸好有人在场,否则,两人一定拼个你死我活。

上了梁山的朱仝,这辈子都无法原谅李逵。若没有宋江这个黑老大护着,扈三娘和朱仝是最有可能掐死李逵的人。对一个四五岁的天真烂漫的小孩下毒手,杀人如麻的武松估计不忍心,而林冲和鲁智深更不会去干。这个使命,让弱智得看上去很天真的李逵去完成,再合适不过了。

正因为李逵头脑简单,所以宋江被赐毒酒后也分享给了他,最后知道真相的李逵也并没有和宋江拼命,他也知道天命所归,忠义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多少生前事后事,都不是自己所左右的。

在很多的小说和电视剧里,程咬金的能力被夸大了。影视作品里为了人物刻画的丰满,作者强行给程咬金加了很多戏。剧中的程咬金诙谐幽默,是搞笑担当。

剧中的程咬金迫于生计,开始拦路抢劫,结果没干上几单,就碰到了秦叔宝,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瓦岗寨。一众兄弟开始替天行道,匡扶正义。

李世民征讨王世充,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打败了王世充。抓住王世充后,大唐没有处死他,而是决定流放到四川。在准备出发的时候,被独孤修德杀了。王世充的老婆、儿子,也都被处死,就这样王世充的辉煌彻底终结。

影视作品中,程咬金活了100多岁,是三朝元老,是开国功臣,资历很老。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都会给几分面子,就叫程咬金九千岁

其实,小说终究是小说,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再加上小说拍成影视作品,自然就会夸大其词,甚至篡改历史故事。要想了解真正的历史,一定要从史书上,要不然张冠李戴的历史,让人笑话了。

程咬金配享凌烟阁,宋江李逵得报以身殉职,皇帝恩准。也值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