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的还记得儿时的如何过年吗
说起故乡的人与事,我的脑海里是满满回忆。那里有父母还有兄弟姐妹们,那时穷,但很开心,让我永远难忘。
就说些小时候过年的记忆吧: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1979年),父亲为了祖国的石油开发,来到了中原大地,支援国家石油建设,常年不在家,仅有印象的就是每年秋冬季,父亲让他的同事从遥远的的中原给我们捎来一大筐苹果,那时家里过年能吃上苹果那就是很让同伴们羡慕的事。
还有每年妈妈都会留上一块地种些荸荠,那可是我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啦。因在农村,叔、伯都住在一起,每次只要我家的吃完了,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到我们的大伯家去吃,大伯在我们这个家族是个很和善的人,对每家的孩子都很喜欢。每次只要去他家,他就会笑着说“想吃啥?”我们都会盯着大伯家的放荸荠的地方。。然后大伯就赶紧拿给我们“小馋鬼,家里的都吃完啦?!这些你们都拿去吃吧。。”
![安徽~舒城的还记得儿时的如何过年吗,舒城苹果水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水果种植 安徽~舒城的还记得儿时的如何过年吗,舒城苹果水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安徽~舒城的还记得儿时的如何过年吗,舒城苹果水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水果种植](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21190158173218691848494.jpeg)
还有每年年前母亲都会磨糯米做粑粑或年糕,母亲会在家垒个方形的小坑,然后里面铺很多草灰,然后铺上一块粗布,然后就开始磨糯米,稀稀的米糊就从磨里流到铺有粗布的方坑里,等过几天,米糊水被草灰吸干后,母亲就用糯米面做成长条的年糕条,然后放锅里蒸熟,为了防止做好的年糕坏了,母亲把这些蒸熟的年糕放在一个大缸里,然后用水泡着保存。这样,年糕就能吃到三月份啦。
还有会杀猪、鸡、鸭、鹅做腊肉,这时家里的院子里就会挂很多晾晒的腊肉,这样过年招待亲戚时就会用上啦。对于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就是穿新衣、吃糖果子。每年,母亲会自己用大麦做成麦芽糖,然后用把蒸熟的大米晒干,再炒炒,再用麦芽糖做糖果子,这样过年孩子们拜年时就可以给孩子发糖里吃啦。
我记得那时到大年初一时,我们村里的小孩子都会结伴,每人都穿上新衣,到各家拜年,每家都会给我们很多糖果,那时就觉得大人们做衣服时口袋为什么不大些呢,那样会装很多拜年得到的礼物。
记得前年回到阔别三十年的故乡时,遇到小时的玩伴们,他们还都提到母亲给他们很多的帮助和照顾呢。
不知我的这些记忆能否勾起故乡您的回忆呢。愿故乡的您幸福永远。新年快乐!
儿时,记得啊!我就说说几个元素吧!
灯笼、蒸年糕、红糖、买新衣、办年货、拜年。。。
一、儿时可想要那个红灯笼了,里面点支蜡烛,然后年夜饭后出去找小伙伴玩,可是家里穷我只有过一次灯笼。
二、蒸年糕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儿时都是家家户户自己蒸年糕,可香了,都是自己家辛辛苦苦一年的粮食蒸出来的,然后有时候大人会给跟筷子穿着的年糕吃,可开心了。
三、红糖那个年代也是个主角,还是我差不多上小学的时候突然之间都送酒和饮料了,省了不少事呢,首先都是上街去买多少斤红糖回家,然后称多少一份分着用报纸包裹着,一家带点。我还帮着系绳子的。
四、买新衣服的感觉也就过年的时候最兴奋了,还得初一早上出门拜年的时候穿,庄子上面挨个的拜年,一家两颗糖(这个记得最清楚了嘿嘿),现在都是一大把的那种。。。
还是儿时最幸福,虽然那时候每家都不宽裕,但是到处都是笑声环绕,而且父母也是年轻,而且我外公还在,每年都是我去接他来我家吃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