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竹笋种植技术
植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甜竹又称麻竹,为我省常见笋用竹种。一般选用软枝品种的一、二级苗木。
2.选地与种植:种植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石砾含量少的红壤土为宜,并按4.5米×4.5米株行距挖穴,穴的规格为1米×1米×1米,每穴施绿肥25~30公斤、土杂肥或火烧土150~250公斤,加适量石灰,然后回填表土,待绿肥腐熟沉实后,于翌年清明前后种植。每穴植一株,亩植30~33株,种植时竹杆与地面成45~60°,基部芽眼水平朝向两旁,回填松土压实,淋足定根水。
3.植后管理
(1)确保竹苗成活: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遇晴天每隔3~5天浇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渍,保证竹苗发芽成活。
(2)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每年要求中耕除草培土3~4次,以保持土壤疏松;通过培土覆盖竹笋,保持竹笋不外露,使竹笋肉嫩,味甜,色美。
(3)科学追肥:每隔3~4个月追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穴施复合肥0.5公斤,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
(4)留母竹:一般于每年8~9月份,选择生长健壮、位置合适的地方留1~2条作为母竹,每丛保留原竹苗和1~2根母竹(成品字形),作为下一代接替植株,其余除去。
4.收获与加工
(1)收获(挖笋):竹笋生长进入拨节期前后,即顶端二片小叶长2厘米左右并反转时,为挖笋最适期。挖笋时选择专用笋凿,沿笋块将土扒开,在缩节处平切,保持切口平整,防止下部笋蔸和腋芽损伤。一般于早晨挖笋,傍晚回填土壤,让切面风干,防止腐烂。
(2)初加工:将挖出来的竹笋剥去外壳,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笋刀加工成笋片,然后用60~70℃热水浸泡2小时,再清水泡24小时,捞起清洗成食用竹笋片,或晒干制成竹笋干片。
以上就是关于“甜竹笋种植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
甜竹笋的种植技术:
1. 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种植。同时,要避免选取长期浸涝地,以免影响甜竹笋的生长和产量。
2. 犁地、施肥
在选好的田地上进行犁地,使土壤疏松,利于竹笋的生长。同时,在犁地时需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开沟、种下竹笋种子
选择挖深30-40厘米的沟,将竹笋种子均匀撒在沟里,深度要控制在5-6厘米之内。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沟内湿润,保证种子发芽。
4. 管理竹笋苗
当甜竹笋苗长到约20-30厘米时,需要对其进行翻覆管理,让甜竹笋苗继续往上生长。同时,还要注意及时除草、灌溉和施肥,以及加强防虫害等综合管理措施。
甜竹笋是副热带长年景长的技术作物,喜潮湿润泽又怕浸,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各地均可栽种,特别土层深厚的山破田最为相宜,其主要长处是早生、快发、高产、经济贵重。普通栽种后第二年即可收获。三年进入了出产非常多期。近年来,出产实践表明,甜竹笋年亩产可达2500至5000千克, 高产的可达1至1.5万千克,经济收益可观。栽种甜竹笋是搞好多山地区农业结构调试,增加农夫收益的管用处理办法,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所述:
一、整地定植
1、整地:挑选交通便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石砾含量少、偏酸性(ph4.5-6.2)的生土栽种。种前要各个方面深翻松土并开挖直径0.5米,深0.4米的苗穴,定植规格(株行距)普通为4×4.5米,也可依据土质肥瘠、采光事情状况合适稀植或单位面积栽种密度增加。每点施植物肥料25-30千克,土杂肥或火烧土3-5担,加数量适宜生石灰,待植物肥料腐熟沉实后栽种。低畦地苗穴不可以太深,最宜培墩种植。
2、定植:竹笋栽种的时间是每年清明前后,竹苗最好放在长逝川中浸养,待长出新根,才种植为佳。栽种时将竹蔸平放,竹杆与地面成45°-60°角,基部芽眼水准朝向两旁,维持根系舒展,回填松土,压实,深度以竹蔸离土面15-20厘米为宜,植后在竹苗顶部竹节内灌水,并盖上草皮土,淋足定根水。植后要维持生土潮湿润泽,如遇天旱,每2-3天要浇水一次。雨天要做好排水防涝,增强管理,避免人畜摇摆,发觉病虫应趁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