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农村开什么厂比较有前景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有心计之人必然大有作为!农村的生意太多太多啦!
一,粮食加工厂,南方可以碾米,北方可以磨面,而且还可以打玉米糁,大渣子,,,,,
二,食品加工厂,做米线,蛋糕,面包,粉条,粉丝,挂面,龙须面,蒸馒头,,,,,,
三,榨油作坊,榨大豆油,芝麻油,棉花籽油,菜籽油,向日葵油,,,,,,
总之农村是一个大市场,有心人必有用武之地。
在农村想办一个厂子,其时也用不着分城市农村了,只要有心办厂,就得尊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环保要求,只要不有污染的化学品,汽体物,噪音声,违禁品,等污染物品。就能办企业,开工厂。但农村有个优势,就是环境好,水质好。现在的交通也很方便。
我的家乡周围都是成规模,成链条的工厂企业了。但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厂子。主要以化工,塑业,五金为主,以及相关给大企业配套件的小分公司,分工厂。现在不行了,国家明令禁止这样的工厂不准在上马开工了。所以有好的食品行业,饮品行业,旅游行业,儿童用品,教学用品,还是可以做的,这些也并无淡季。当然医药行业更好,就是投资比较大。第二个就是养殖业必须成规模,搞好配套生物链才能确保持续下去。
第三我给你参考一个项目,就是板栗深加工,因板栗孑不是圆的,不好加工,只能当炒货卖,大部份也出口了。但因产量太大,国内至今也沒有拿的出的板栗产品。其时板栗是一种很好的食品,营养价值也很高,是中老年人的最佳补品,能益寿延年,健腰壮肾,治老年腰腿痛有特效。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前途无量。我的回答供你参考,不知满意否。
在农村开什么厂子比较好,有没有人指导?以上问题我只能这样说,要看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交通状况,然后再确定要开什么厂:
1.当你想在农村开厂时,得先有所准备。先是要了解当地农村适合开什么厂子。现在农村常见的厂子:有大米加工厂,水果清冼加工厂,红砖厂,搾油厂,木材加工厂,土特产加工厂等等!这就要看你自己想开什么厂子。
2.现在的农村,交通都是很方便,也算是四通八达了。再加上国家的有关政策大力扶持农村开办工厂!有了以上的办厂条件和办厂选项。我认为可以选择,当地的土特产做生加工开厂,办厂加工项目:主要以土特产食品研发加工为主生厂项目。如果你不懂生厂技术,管理和其它方面的事项,可以请懂行的人来管理工厂,或者叫他们参股,一起投资合伙开办特产食品加工厂。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每个地方风土人情都不同,各地农业发展特色、政府政策等等不尽相同,本人觉得,不要人云亦云,一股脑跟风就做别人推荐的项目,未必能够照本宣科的复制成功。
就拿我们老家来讲,河北唐山,很多种植葡萄的,乡镇鼓励集体化种植,慢慢变成了葡萄采摘观光及葡萄酿酒产业,虽然不是什么名品,但是家乡酒业,水果加工厂(水果罐头、核桃、板栗加工厂遍地开花)
我还认识个朋友,江苏盐城的,他家最早做农业生产用耕刀的,结果现在当地不下20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都是在乡镇、农村开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工厂。服务农业、造福乡里同时坐着全国、甚至全球的生意。当然当地政府也是鼓励工厂、企业进行互联网网络销售的,为他们做培训,鼓励帮助的地企业发展。
重庆涪陵榨菜,在香港都买不到的好吃的,就是普通的榨菜加工厂,一路做到上市企业,也是依托当地的农业生产特色,类似还有老干妈辣椒酱、卫龙辣条等等。
在沿海地带,还有很多远洋捕捞,很多地方做起了海鲜批发生意,自己建库房,冷库,有的甚至同步线上运营销售,电商生意遍布全国各地。
新疆生产长绒棉,石河子等地有很多棉花加工厂,包括和田大枣等等,其实规模都不大,加工完了依托现代化物流发往全国各地,也是棒棒哒。
我觉得不论做任何事情,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同时要抓住当地或者自身的优势,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赚取的相对优势,比如我如果在老家做个板栗加工厂,采购板栗可以去地头拉,销售毗邻京津,辐射全国,可惜我无意于此,未来的路很漫长,也很短暂,在有限的时间、生命里,做自己认为最值得的事。
因为我就是农村人,所以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在农村有很多项目可以任由你去发展。现在政策非常好,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扶持。可以和农民朋友一起合作共赢的方式去开办工厂。
第一、就是开办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农产品加工现在非常受欢迎,把加工好的食品拿到城里卖收益非常大,以绿色食品为主。第二、就是我们这边开设卷纸厂也有几家,买一套设备,半成品加工,然后做批发或者是自己卖。第三、就是搞养殖业,羊猪、牛、羊,不过这三个行业投资大一点。第四、就是带加工可以和一些大型企业合作,比如说生产袜子的,生产服装的,生产手套的,生产靴子等等。
第五、建大型综合性网站,把当地的农产品在网络上销售,一本万利。第六、青储,把新鲜的水果、蔬菜都储存然后可以长时间卖,投资都不是很大。第七、开办一个有机化肥工厂,农村牛粪,猪粪,鸡粪比较多还不用花钱,就可以制成饲料。第八、洗衣粉、洗衣液加工厂。都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行业,以上就是我们这里的情况。谢谢
营山县在四川的哪个市
营山县在四川省的南充市。营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介于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归属四川省南充市,是南充的东大门,与蓬安、仪陇、平昌、渠县四县接壤,有着东出达州通湖北,南向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进成都,北上巴中望秦川的地理位置。全县国土总面积1633平方千米,辖19个镇、34个乡。2013年,全县总人口95、44万。
南充市
营山县,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是南充市的东大门,南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故乡相望,北与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旧居相依,有着东出达川通湖北,南近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近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的地理位置。因“县城周围山丘起伏如营垒状”而得名,建县已达1400年,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誉,从宋至清共产生57名进士,古往今来均系川东北经济、文化重镇;全县幅员面积1635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办事处、26个乡镇。
南充市
南充,又称“果城、绸都”,四川省地级市。成渝经济圈中心城市之一、 “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川东北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南遂广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 南充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由于处在充国南部得名;管辖3个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5个县(营山县、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仪陇县),1个县级市(阆中市);总人口728.25万(2019年);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
南充历史悠久,源自汉高祖公元前202年设立的安汉,至今建成2220多年。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解放初期为川北行署区的驻地。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
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化工基地、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素有“水果之乡”、“丝绸之都”的美誉。2019年10月23日,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202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南充临江新区。
2020年,南充地区生产总值2401.08亿元,比2019年增长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