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如何控制中亚的
1759年,清朝统一南疆,最终完成了对今天新疆地区的统一。清代疆土始与中亚诸部毗连,双方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而对中亚的政策也开始成为清朝对外政策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 臣服策略。清朝统一新疆后,中亚诸部迅速向清朝遣使入觐,表示归服之意。清政府对此也予以积极的回应。
第二, 贸易上的优惠政策。对于中亚诸部而言,积极发展同清朝的关系有其政治上的考虑,但更重要的则是经济上的诱惑力。
![清朝是如何控制中亚的,陕甘种植水果有哪些。 蔬菜种植 清朝是如何控制中亚的,陕甘种植水果有哪些。 清朝是如何控制中亚的,陕甘种植水果有哪些。 蔬菜种植](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2/20241213033345173403202590900.jpeg)
第三, 平衡英、俄等大国关系。因进入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处于殖民扩张中的英、俄两国开始将扩张的战场推向中亚,双方在中亚展开了所谓的“大角逐”。
大家好,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来世还生种花家,关于清朝是如何控制中亚的?我的观点是:清朝在入关之后通过一次次针对新疆部落的战争,逐渐抑制了沙俄在中亚的嚣张气势,使得中亚许多国家向清朝臣服。
沙俄势力不断扩张,与清朝战争失利后退居幕后
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已经称霸世界海洋,沙俄不断向西伯利亚与中亚扩张,气焰嚣张,觊觎中国领土。而此时中国,正面临更新换代之际,清朝入关,入主中原,终于,沙俄的扩张与正在新兴的清朝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雅克萨之战,结果以清朝胜利告终,而沙俄不甘心失败,退居幕后,挑拨准噶尔部叛乱,准噶尔部落向东东征喀尔喀诸部,南灭和硕特汗国,成立准噶尔部汗国。大有与清朝分庭抗礼的气势。
康熙大帝剿灭准噶尔,中亚各国向清朝臣服开始
康熙帝在经过平定吴三桂叛乱,台湾回复的事件之后,康熙终于腾出手来决定亲征噶尔,彻底解决西部之患。1688年,康熙三次征准噶尔,并且噶尔丹死于科布多,之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始臣服清朝,清朝从此进入中亚势力圈。
清朝在中亚势力强大的标志:土尔扈特部落从俄罗斯回归清朝
1771年,在俄罗斯南部草原的土尔扈特部落不满俄罗斯的残酷压迫统治,渥巴锡率领部落族人开始千里回归中国,突破重重封锁,终于到达中国,并且受到了清朝乾隆皇帝的隆重接见,被妥善安置并且受到册封。而其他的中亚民族听说以后,更加坚定了臣服清朝的决心。
经过这些事件之后,清朝国力与版图达到了顶峰,在中亚声望达到顶点。形成英国,俄国,清朝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
左宗棠是哪里人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字季高,一字朴存,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与湘潭关系非常密切。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入赘湘潭周家为女婿。周氏故居位于湘潭排头乡辰山桂在堂。祖辈周系英担任过清代户部左侍郎。左宗棠的岳父早逝,岳母王慈云通经史、工诗文。周家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
左宗棠一生屡建奇功,其中以收复新疆最为卓著。他力排李鸿章之卖国论调。李鸿章认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不如不收回为好。”左宗棠力驳道:“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这真是远见卓识。
左宗棠五次上书,阐明己见。光绪元年(1875),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光绪六年(1880年)四月十八日,左宗棠以68岁高龄,抬棺率军出征,大大鼓舞了士气。杨昌濬写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左宗棠破捻军,平陕甘回民叛乱,收复新疆天山南北失地,平阿古柏匪帮,收复伊犁,在实力上促使曾纪泽与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一些权益,取得了外交的胜利。在左宗棠的努力下,光绪七年(1881),清廷终于批准新疆建省,保住了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