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种植的实验步骤
1、用圆筒塑料袋(直径可大可小)高度50-100厘米,最底部留2-3个小孔做渗水用,袋内装满营养土,在桶壁上分层剪若干小孔(小孔的上下层位置要错开,株、行距视蔬菜品种而定)。然后在小孔内种下所需要的蔬菜种子,种子发芽后要加强管理。
2、浇水时要从筒上往下浇至水分渗到底部为止。追肥时,可将肥溶化在水中与浇水同时进行。如不需要浇透水时,也可用针管注射器,对小孔内根部注射肥水。待菜苗及果实成熟后即可随时采摘。
如何成为种植蔬菜的立体无土家庭
这个问题有点问题,可能作者打错了,应该是家庭立体无土种植蔬菜吧!
![立体种植的实验步骤,立体水果蔬菜种植图片大全。 蔬菜种植 立体种植的实验步骤,立体水果蔬菜种植图片大全。 立体种植的实验步骤,立体水果蔬菜种植图片大全。 蔬菜种植](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16220158173176571891937.jpeg)
无土栽培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用普通的土壤,用营养基质栽培,另一种就是用营养液栽培,完全没有土壤的。
营养基质栽培要求技术高,对栽培环境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适合温室大棚种植,对水肥管理各方面需要有严格的操作流程。
营养液栽培一般适合生长周期相对比较短的叶菜类,只要有营养液配比合适,有合理的生长温度,就可以进行栽培。对环境要求相对不高,在室内就可以种植。只要保证足够的光照和合适的温度就可以。
谢邀!
首先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家庭要种菜!其次是无土栽培!
我们来拆解分析,无土栽培技术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家庭种植的话不是很合适,因为其中的水、肥、温度等都比较难掌控,并且成本也相对较高!
但是有些菜可以轻松实现您的要求!牙苗菜,俗称“芽莱”“活体蔬莱”“如意莱”,主要是可食用的嫩芽、芽苗、球、幼梢或嫩茎等芽苗类的蔬菜!
芽苗菜的种植较为简单,只要有条件,多数家庭都可以种植!如萝卜芽苗、花生芽、豌豆芽、香椿芽、黄豆芽、绿豆芽等都可以实现!
关于管理
第一步:要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这个可以网购!用清水浸泡6-12小时,利用种子萌发!
第二步;把种子放到种植器皿上,一般是带露眼的筛子或者托盘!在底部铺上育苗纸后把种子均匀排列!
第三:每天用喷壶喷水2-3次,等种子萌发后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保持空气流通,几天后即可长成!
立体农业有哪些优缺点?为什么用立体农业种植的蔬菜价格略贵
立体农业就是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将农产品种植在“空中”,进行科学培养的农业生产模式。优点主要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在有限的种植面积内,可以最大化的种植蔬菜等其他农产品,另外,空间种植有利于栽培与管理,统一施肥,统一自动浇水,保证了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建设塑料大棚,甚至可以人工模拟自然光照,加速农作物成熟速度,可以实现农产品反季上市。
缺点主要是投资成本相对普通农业要大,建立立体结构,建立施肥浇水工程线路,建立塑料大棚,建立灯光,人工成本等等,这些成本都是普通种植业所没有的。而且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它比普通农业生产模式要复杂的太多,整体运营管理时,不是太容易。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建设成本和专业技术这两方面的要求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可以说门槛很高。夸张一点说,你总不能要求小学都没毕业的农民一下子就掌握由大量专业术语构成的技术,即便掌握,那个过程也比较长。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东西现阶段只适合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个别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种植大户搞。普通农户还是要慎重。
颠覆传统种植方式,国外垂直农场火爆,我们准备好了吗
其实关于垂直农场在中国已有小规模的建设。
首先说说我个人认为的垂直农场是什么?利用无土栽培技术使室内空间亩产最大化。诞生这一领域的原因是新的食物生产模式带来的亩产效益高于传统百倍。
目前该行业没有推广开主要是因为,一是大家对蔬菜的安全性的认可,二是初期投资成本高,三是是盈利模式的探索。
下面介绍国际比较出名的几个垂直农场:
1、英国🇬🇧斯肯索普 ,6120平,年产500吨,Led植物照明。
2、荷兰Staay 农场 3000平方种植面积,Led植物照明。
3、美国🇺🇸AeroFarma农场, 6500平号称年产90万公斤食物,全Led照明。
4、迪拜Crop One Holdings,世界之大的垂直农场占地18.11亩,每天产2700公斤蔬菜。还有一个绿洲大厦,据说该大厦可满足4万人的蔬菜需求。
5、比利时蜻蜓农场,农场建筑高达600多米,可想投入资金不菲。
6、新加坡热带地区生态大厦。
综合参考上述,大家觉得没有资本的介入有大佬愿意介入吗?一般人也就想想吧。
垂直农场,估计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称谓!如果简单的说,可能很多人听说过无土栽培。
看字里行间的意思,垂直,把作物往空中种植!而我们传统种植需要大的收成是把宽度加大。
垂直农场向空气要收成,是一种室内种植方式,在于解决土地资源和最大化利用空间来创收。需要采用无土栽培方式,降低能源成本,提供更多的食物。
曾经有科学家估算,垂直农场可以养活97亿人!这个人家规模在30年后的2050年即将达到,这个人口总量,全球粮食产量必须提高70%。这是全世界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
中国在垂直农场方面,已经在摸索前进,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市场,只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它才能快速稳定的发展!当市场需求的时候,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快速成长基因。有分析师预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未来5-10年,垂直农场在中国更加有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国外垂直农场?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立体农业,这个词听着很新鲜,但实际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立体农业的鼻祖。依照习惯,我们还是称作立体农业吧。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农业就提出了“间作套种”的概念,那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而作为现代概念的立体农业,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先后在全国各地建设了样板工程,特别是陕西杨凌和山东寿光。陕西杨凌是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山东寿光是我国种植蔬菜面积最大的专业蔬菜县,两地遥相辉映,成了我国现代农业、立体农业的典范。
现代立体农业投资巨大,是一般人所无法承受的,只有大量资本的介入才可能成功。目前来看,山东寿光立体蔬菜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之所以未能全国性推广,就是因为投资太大,很多人还没有看见立体农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仍处观望之中。如果说现代立体农业起源于国外,兴盛于国外,虽然不一定准确,但现在确实国外是走在了前面。比如非洲的坦桑尼亚,亚洲的斯里兰卡,他们的立体种植都发展得很不错。另外像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等国的立体农业概念,跟中国所提出的多层利用、农林牧鱼结合、混合种植等概念差不多。
所谓的立体农业,就是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水份、热量、肥料、氧气、光合作用等综合因素,合理搭配种植、养殖、种养混合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主要立体农业模式有:车间化多层种植模式、大棚式多层种植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丘陵山区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庭院式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湖泊水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等。可能很多人眼中的立体农业主要是车间化多层种植模式、大棚式多层种植模式,其实不是的,像果园养鸡鸭鹅、水下养鱼虾等模式,也是标准的立体农业。
说实在的,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应越来越紧缺,是特别适合搞立体农业的。为了粮食的安全,立体农业也是必须走的一条路。虽然现在只是发展现代立体农业的摸索阶段,但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国不仅仅是在农林牧渔结合、混合种植方面发展起来,车间化多层种植、养殖与大棚式多层种植、养殖,都能快速发展起来的。因为现代立体农业是集约、高效、持续、安全的农业方式,会越来越被有眼光的资本大亨所看好的,未来立体农业的前景是无可估量的、是前途光明的。
北京世园“百菜园”人工室内高科技栽培将逐渐代替室外种植,你怎么看农村种植业
谢谢邀请:用人工室内高科技栽培疏菜瓜果,在北方人工温室内可以种上南方疏果,可种出不同反季节疏菜和瓜果,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吃上反季节疏菜,很是造福人类, 人工造温室高科技大棚造价昂贵,不知道载出疏菜的价格是也比外面自然田园种的疏菜贵一倍,或平等价格,也是普通人群都消费得起物产,还是那高消费者都消费得起的人群,这才是重点。
在各地瓜果蔬菜物产丰富,在全国各地种植区域价格低廉,适宜各地种植瓜果蔬菜生长中吸收自然气侯的、光热、风雨、旱、湿,冷、温,才健壮成长,生长在自然界里的瓜果蔬菜物美,营养丰富,价格合理,在众多消费群体中,最好消费理念,才贴近现实生活。
从事三农研究以来,类似高科技农业种植探索遇见很多,无土立体栽培是比较核心的目的……都以现代工业化规模生产+节约土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为出发点,结合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国技术。为此,本人一直点赞,但提醒一点。
为什么这些好技术大多难以马上推广并真正规模化呢?这才涉及到三农问题复杂性的根本,这里简单解释两点:
(一)对城镇化和解决当下农村问题贡献不大。道理很好理解,大家稍加琢磨即可。高科技不可能解决当下农村诸多复杂问题,很多甚至是社会治理的矛盾与问题,搞不好,可能还会加剧矛盾。
(二)化肥和农药,存在多年,被证明是当下规模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最佳助手。我们不去谈环保和绿色,存在就是价值,我们谈全国全球的粮食安全和吃饭问题。好,化肥和农药的原料和背后支撑的产业是什么呢?是几桶油?
人类历史上,不少新技术新发明的诞生到实践,往往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博弈,当新技术新发明面对博弈的产业行业和社会既有格局太过强大,影响到政治和社会稳定因素时,会被毫不犹豫地“遏制”在一定范围内短期内无法冒头……
更何况,沽名钓誉、本质上低成本的伟大(农业)发明还远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