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壤施肥 » 为什么有人说“立夏是个吃的节日”?除了吃,这一天还有什么习俗,宁德周宁水果种植基地。

为什么有人说“立夏是个吃的节日”?除了吃,这一天还有什么习俗,宁德周宁水果种植基地。

duote123 2024-12-2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为什么有人说“立夏是个吃的节日”?除了吃,这一天还有什么习俗

  

  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立夏这个节气,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对待,称作“立夏节”。在民间,有着许多源远流长的传统立夏习俗。

为什么有人说“立夏是个吃的节日”?除了吃,这一天还有什么习俗,宁德周宁水果种植基地。 土壤施肥

民间有歌谣唱道,“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歌谣里提到的都是有关立夏“尝新”的吃食,时令的新鲜蔬菜水果接踵登场,舌尖上的立夏也就此蔓延开来。

  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具特色,最典型的就是要吃“立夏蛋”。立夏的前一天,很多人家就开始煮“立夏蛋”。一般是用茶叶或胡桃壳和鸡蛋一起煮,鸡蛋壳的颜色慢慢变红之后,就算煮好了。煮好的鸡蛋要趁热吃,倒上好酒,撒些细盐,酒香茶香蛋香,沁人心脾。在古人的心目中,只要立夏吃了蛋,就不会生那种热天难以治愈的病了。可见,立夏日吃蛋是祈祷夏日平安,表达了人们追求健康的愿望。

  福建闽东地区有立夏吃“光饼”的习俗。“光饼”是面粉加少许食盐烘烤而成的一种饼。福安、周宁等地的人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食之,蕉城、福鼎等地的人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夹上炒熟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食之。

  在浙江农村,立夏日有吃“七家粥”的习俗,这种粥也叫“七家茶”。这里所说的“七家”并非实指“七个家庭”,而是指多家。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

  在湖南长沙,立夏有吃汤丸的习俗。人们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汤丸食之,谓之曰“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思是吃了这种羹,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江南农村立夏必吃乌米饭。这种米饭是将糯米浸入乌树叶烧制而成的,看起来又黑又糙,但吃起来却清香可口,意味深长,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膑。孙膑受庞涓迫害入狱后,一位好心的老狱卒用乌树叶浸拌糥米,煮成饭后捏成小团子,形状、颜色跟猪粪相似。孙膑在狱中披头散发,大吃这种“猪粪”。庞涓以为孙膑真的疯了,便放松了对他的看管,老狱卒趁机救出了孙膑。孙膑非常感激那位老狱卒,每到立夏,就要吃一顿乌米饭。人们钦佩孙膑的气节和才华,也在立夏时做乌米饭吃,此风俗便逐渐形成了。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食用面食的习俗。北方多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拔节时期,为了祈求小麦丰收,北方人普遍制作面食。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花样众多,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饼又分甜、咸两种,甜面饼多加砂糖,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韭菜等,蘸蒜泥食用;春卷是用精制的薄面饼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肉丝等,再用面粉和蛋清粘住封口,放入油锅炸到微黄即可,趁热食用。

  青梅、樱桃和鲥鱼,是立夏之日必备的三鲜。未熟的梅子比比皆是,而最好的樱桃是在南京玄武湖的樱洲上。康熙南巡,江宁织造曹寅进贡樱桃,康熙舍不得食用,让快马连夜送去北京:“先进皇太后,朕再用。”而鲥鱼,更在扬子江心。因为难得、稀罕,官宦富商之家立夏日便争相食用。而寻常百姓,攀比不得,就只能用梅子、豌豆和河虾替代三鲜了。

  其中带壳的豌豆,女孩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豌豆荚形如美目,传说立夏这天吃了,便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小孩呢,要吃上一块香糯甜软的豌豆糕。据说立夏吃了豌豆糕,整个夏天就会不厌食,长身体。

除了吃,立夏这一天,在我国的民间,还有称人、忌坐门槛、牵牛鼻子等习俗。

称人的习俗跟三国时蜀国的皇帝——那位“扶不起的阿斗”有关。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很少有人在意这习俗的来源。大人们早在屋前的大槐树上,用麻绳吊起了一杆大秤,秤钩上悬挂着一只四脚朝天的长凳。先是称孩子,因为孩子们好玩且性子急,一个接着一个,爬上凳子,双脚悬空。秤砣一定要往外捋,只能增重,不能减重,如此便会不怕炎热,长寿健康。女孩子称过之后呢,轻的便是燕瘦,重的则是环肥,都美得很,个个喜笑颜开。

   在安徽、江苏一带,有立夏忌坐门槛的习俗。据道光十年《太湖县志》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槛,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上世纪30年代《宁国县志》也记载:“俗传立夏坐门槛,则一年精神不振。”

   云、贵一带,立夏时非常重视厌祟避蛇。据清乾隆元年的《云南通志》记载,立夏之日,“插皂荚枝、红花于户,以厌祟;围灰墙脚以避蛇。”门上插皂荚树枝和红花,按照古代五行说,黑为水,红为火,就是希望通过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生态平衡了,人自然就会平安无事了。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只要拉着牛鼻子,再犟的牛也会乖乖跟你走。过去的农人,基本上是和牛相依为伴的,在广袤的平原大地上,流行着立夏穿牛鼻儿的习俗。这里有一个传说,说是天上有一头神牛,脾气特别犟,经常在天宫乱跑乱撞,甚至到处撒尿,众仙没有办法,就上奏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下旨给它的鼻子眼里穿孔,再戴上铁环,赶下天界,到人间帮助农人耕田种地。这一天,恰逢人间的立夏日,因此就有了立夏给牛穿鼻儿的习俗。最常见的是用一条粗麻绳套在牛的脖子上,再用一块黑布把牛的眼睛罩起来,牛看不到人们要干什么,便会安定下来。 □朱耀儒 李广荣 2018年4月29日《西安晚报》

《通过物候窥探节气,立夏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过了春尽日便是长夏时。

所谓春尽日就是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它紧承谷雨,寓意着夏天的到来。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社会里劳动人民观察自然而得到的经验总结。

通过每个节气的特点而安排农时,以保证农业生产有时可依。

植物长久赖以生存的天气、水文、土壤等这些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就是物候

物候是更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开关。

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伴随着三个物候,每个物候十五天。

在立夏这个节气中,所展现的物候是什么呢?

走过春好处,芳菲斗炎夏。

立夏之日,最先等候的便是万紫千红的花卉。

一候稠李
二候钝叶杜鹃
三候泡桐

春天万物始发,到来夏才开始蓬勃生长。

这是因为到来夏天,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植物有了高温降水的加持,肆无忌惮的疯长。

稠李,这种在北方生根发芽的植物,隶属蔷薇科。

春季播种,春季含苞的李树,只有到了夏天,才开始绚烂绽放。

洁白紧促的稠李花,像毛茸茸的芦苇草抱成了球,清新自然,又过分的可爱。

而稠李在初夏最惹人爱的,是花落成果,不仅看娇花还能期盼酸甜可口的果实。

再过些时日,气温越发升高,此时便是对光照需求大,对水分要求高的灌木花卉大放异彩的时候了。

杜鹃多是春天开放,而独特的钝叶杜鹃却要等到夏时令,那红火火层层叠叠的花瓣才婀娜开放。

钝叶杜鹃是日本的原产品种,引进我国以后通过培育和杂交,让它在中国这片土地落地生根。

到了立夏的最后一个物候,所候的便是喜温暖不耐寒的乔木泡桐。

高挑的乔木,遍布街巷山野,淡粉的小花挂满枝头,彰显着夏天的热闹。

如果说春天的自然万物是刚刚从沉睡的冬天睁开眼睛,浅尝辄止,那么到了夏天,这便真真是繁华似锦了。

万千红紫斗芳菲,植物们一露真颜,那些藏躲了一冬天的动物们也开始跃跃欲试了。

一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蝈蝈是夏天到来气温升高后最早来报道的小昆虫了。

因为成虫的趋光性,所以,只有在光照时间长,阳光充足,气温全天达到18度以上,蝼蝈才会出来活动。

啾啾而鸣,有点聒噪又透着欢快活泼。

它来了,夏天也就来了。

蚯蚓这种珍贵的中药材,因为缺少呼吸器官只能用皮肤来进行呼吸。

湿润的环境对于蚯蚓皮肤的呼吸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多雨水的夏天,正是唤醒这些生存在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的最佳时机。

蝼蝈啾啾,蚯蚓蠕蠕,降水沥沥,藤蔓缠生,便是种瓜的时节了。

除了这些自然存在的植物动物吃,也是立夏不可错过的重要戏码。

食色,性也。

智慧的劳动人民,把这些节气物候的植物动物加以组合,便是最美味的节令食物啦。

在南方,立夏之时的气温比北方还要略高些,降水也要更多。

此时,各种瓜果蔬品应时而出。

苏州人民,家里摆上“立夏三新”,即樱桃、青梅、大麦。

招待客人则有芥菜、鸭蛋、松花、面筋、馒头这些美食。

南方诸多的沿海沿江城市,在立夏时令饮食中,则关系到很多海鲜江鲜。

比如虾,江苏便有清风三虾,三虾面。

甚至在闽南,把加了红曲的红彤彤的面条叫虾面,在立夏食用。

虾面即有夏面的谐音,也表示着这一碗面有季节交替之意。

南方还有的地区,吃鲥鱼,喝七谷粥,煮淮山百合,也是花样百出。

北方在立夏时节,能应时令的果蔬往往少一些,但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便在主食上下功夫。

煮鼎边糊、煮五香蛋、炸麻花、捞面条、五色饭等等。

把水稻小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在我的家乡东北,就是以立夏吃麻花这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气。

北方有苦夏的说法,所以在立夏这天用大秤称人也是北方特有的节气特色。

以此记录这一夏苦掉多少肉,到了秋天好“贴秋膘”补回来。

自然美景加美食给人无限的赏心乐事,但在立夏,养生也是不能忽略的。

中医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即春天主生发。

万物复舒,气象更新。

到来夏天,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自然万物开始生长。

在人体,则表现为阳气开始滋长。

在中医里,夏季对应人体脏器的心。

此时,阳气上升,心志容易烦乱。

要注意作息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可以,最好增加睡午觉来保证体力。

立夏体质最为虚弱,这时候在运动上要选择散步这样不耗体力的活动,减少出汗。

运动后要多饮水,保证体液充足。

在饮食上,宜清淡饮食,多吃红色植物养胃养心。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立夏过,便是夏天,约上家人朋友,乐享一夏吧!

标签:

相关文章

水果种植方法,水果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水果种植方法1.选择合适的种植地:水果通常需要充足的阳光、富含营养的土壤以及良好的排水条件。2.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地理位置、气候...

土壤施肥 2024-12-22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