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种水果和蔬菜哪个赚钱多
我家是陕西周至,我们那都种猕猴桃。种蔬菜和水果,我倾向于水果。但水果有很多种类,就看你怎么选择了。说说我们那种水果的事吧。
种猕猴桃,一年四季可以来说是无休,只要有时间,都要在地里对猕猴桃树进行整理。时时刻刻的关注着变化。春天,要绑枝条,每一个树枝都要绑在铁丝架上,而且要牢固。绑完后要施肥,一半都是鸡粪,营养高。然后在松土、除草。开花并梳花等。夏天要蔬果、浇地、剪枝等。秋天果子大了更要细心照顾,除草、除草,这个时候草疯长。果子成熟了,客商来收购,有的人等更高价格,有的人迫不及待的想卖出去。而客商呢?大家卖不出去的时候,精挑细检;行情好的时候,就赶紧不挑不拣的收购。有人卖的钱多,有人卖的钱少,都纠结。
猕猴桃算好的,起码能存放。我舅舅家那种油桃,刚开始卖的好的时候,家家有钱,每年搞一次桃花节活动,唱戏耍社火很是热闹。这几年桃子卖不出去,又不能存放,好多人都把油桃倒到沟里面去了,电视台都报道了,好多人都把树砍了。
我是想说,种水果看起来赚钱,其实真不容易,不像表面那样,种上就可以了,有时赚不到钱还会赔钱。我一个亲戚那里好多人种菜,也有很多挣钱的,种大棚菜,里面空气潮湿,一些人时间长了就得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水果和蔬菜都看决策,这个要经过市场分析,气候条件,地区差别,场地投资,市场前景等因素。如果看到别人种蔬菜赚钱,你盲目去,或许你种出来市场过剩了,这必须有独道的眼光才赚钱“云南的白菜运到北京,可能5元,在当地5角”,物以稀为贵……
水果与蔬菜哪个赚钱多
使我想起了一件事,就是十几年前,由于孩子小,老公不能离开家,他就想搞些经济作物。
种了一亩地的包头菜,又叫卷心菜,甘蓝,
那次种菜让我记忆犹新。至今难忘。
菜的长势非常好,等新鲜的包菜下来,
你都不敢想一斤能卖多少钱??
那行情就是没谁要,市场上更差,
最后拖熟人送了厂子给工人吃菜,
一元给人家20斤,一亩地包菜卖了不到两百块钱,够什么钱,耕地,种子,化肥,农药,
一切尽在不言中,什么都不说了,再也不种蔬菜了。
蔬菜行情太不稳定,说掉价一下子都掉价,
菜农就要血本无归。
相比较还是水果比较好,水果的利润还是比较高的。好的一斤都几块,只要价格上去,
那果农们就有钱赚。
在我们北方,种植水蜜桃,葡萄,雪梨,
行情还是非常乐观的。
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要区分对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种水果有人赚钱,也有人赔钱;种蔬菜有人赚钱,也有人赔钱。我自己谈一下个人的想法吧。种水果受地域限制较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水果有地域的区别。谈到北方的水果,我们能想到啥?苹果,梨,桃子,葡萄等等,谈到南方的水果,我们又能想到啥?香蕉,菠萝,甘蔗,橘子等等。在北方,属地属于南方的水果卖的比较贵,在南方,属地属于北方的水果卖的比较贵,其中主要的成本还是运输成本,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说是水果从南方的原产地运到郑州每斤成本增加5毛钱。所以说,在南方卖北方的水果,利润比较大,但是消费人群不多;在北方卖南方的水果,利润比较大,但是消费人群不多。相反,如果在南方卖南方的水果,利润比较小,但是消费人群多,薄利多销,在北方同样。而蔬菜受地域限制比较小,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在夏天还是冬天,我们随时都可以吃到我们想吃的蔬菜,而且大部分是本地产的,大部分是在蔬菜大棚里长的,而大部分水果不能在大棚里生长。蔬菜和水果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都具有时效性,保质期都比较短,从摆上柜台的那一天起,时间越长,价值越低。要想赚钱,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消费人群、饮食习惯、消费能力以及摸清楚行里面的规律等等。
肯定是水果啊,利润更高一些,种蔬菜感觉像在赌博,赌运气,像去年茼蒿,香菜很多都烂在地里没人要。
我舅舅家就是种大棚的,过完年开始栽苗种西瓜,甜瓜(羊角蜜)🍈,14个大棚真的很累,不过利润还是可以的比种菜强,而且我舅的培育经验丰富比别家的都好吃,到了11月左右就开始种萝卜(水果萝卜)潍坊最出名的,培育两个多月就能赚六万块钱左右,因为萝卜周期短,所以挺不错。
现在种植水果的果农越来越多,但果农说不赚钱,是真的吗
现在种果树的果农越来越多,果农称种果树不赚钱了,是真的吗?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确实是真的。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十几年前,我国的主要粮食小麦的收购价格是每斤1.1元,发展到十几年后的2020年,我国的小麦收购价格是仍然是每斤1.1元。如果风调雨顺的话,就按每亩产小麦1000斤计算,一亩地的毛收入就是1100元,减去种子、化肥、农药、浇水、收割等一切投资500元左右,每亩地能收入500元。如果出现霜冻或病虫害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一亩小麦只打了500斤,那么,除去一切的投资500元,种一亩小麦不但不挣钱,甚至还要赔钱。小麦收购价格十几年一直稳定在1.1元,反而,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一直在不断涨价。农民种粮的成本增加了,粮食价格又涨不上去,种粮不挣钱,反而还要赔钱。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就另想出路,加之,这几年,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应运而生。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也都因为种粮食不挣钱,开始谋划种植水果了。他们也不考虑自己当地的气候条件,是水果适生区的话,种植一些水果也是可以的。有些地方根本就’连苹果次适生区都不是,他们也盲目地种植苹果、桃、李等水果,滥竽充数。水果面积的无序扩张,水果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导致水果价格的一低再低。特别是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严重下滑,消费者理性消费,果品严重滞销。所以,这几年种植水果不挣钱,反而还要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