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咏水果诗词是有哪些
含有水果名的诗词
玉楼春·春景/ 宋祁(宋)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游园不值》/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竹枝词/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赠刘景文 / 冬景/苏轼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惠州一绝 / 食荔枝/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蒋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了一个人。
她是一个美女。是古时候很多人家羡慕的对象。人们认为宁愿生女孩也不愿意生男孩。
这个让古人羡慕的美女是谁?她特别爱吃荔枝。为了满足她,博美人一笑,皇帝不惜累死许多马让人专门从远方运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杨玉环爱吃荔枝的事。
那宠溺贵妃的唐玄宗为了能让杨玉环能吃上新鲜的荔枝,专门让人从四川运到京城,这故事令人感叹,所以唐朝诗人杜牧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荔枝,因为这个故事变得很红,还专门有一种荔枝取名为“妃子笑”。
不单单是杜牧,还有一首诗,也写出了荔枝的美好。这首诗就是苏轼的:
惠州一绝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十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
这首诗,以赞美的文笔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
喜爱到了什么程度?一天要是吃三百颗(三百不是具体数字)荔枝,都愿意长期做岭南人。
苏轼去岭南,是被皇帝贬去的。被贬能去什么好地方?岭南那是蛮荒之地。我们的诗人苏轼苏东坡特别乐天特别能苦中作乐。环境艰苦的地方,在他的眼里都是诗情画意。在他的笔下,岭南是个好地方。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但诗人最钟情于荔枝,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都愿意永远做岭南人。
一首荔枝诗,一个阳光乐天的苏东坡。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最喜欢这首咏荔枝的诗。
【宅一凡文化社】回答!
说到有关水果类的诗词,大家最先想到的无疑是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但能在长安城吃上一口甜美多汁的荔枝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放在普通老百姓,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唐朝虽然算是繁华鼎盛的一个时期了,但相比现代来说交通技术无疑是云泥之别,杨贵妃喜欢吃的荔枝产于岭南,距离长安城足足有2000多公里的路程,这意味着让杨贵妃吃上荔枝是多么一件奢靡的事情,在人力物力上的耗费无疑是一笔巨款。
红骑策马飞奔而过,连百姓都知道这是贵妃的荔枝来了;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奢靡生活不仅是在荔枝上还有杜牧《过清华宫》其二:在清华宫内杨贵妃霓裳羽衣舞,其三是安禄山胡旋舞都是在嘲讽铺张浪费之风。
《过清华宫》是杜牧暗喻唐玄宗与杨贵妃醉生梦死挥霍国库钱财,寻欢作乐,听信谗言逆臣宦官安禄山,上不理朝政,下不顾百姓,以胡旋舞之事为其代表典型。
了家喻户晓杨贵妃的荔枝,中国古代诗歌代表《诗经》里的被寓意美好的水果也是不少,一起来品味吧。
梅子: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召南·摽有梅》
这是一首用梅子求爱的姑娘爱情诗歌:古代有位娘子眼看已经到了婚嫁年龄,感叹时光无情流逝,容貌易老,自己的婚期又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看到梅子熟落,有感而发,渴望爱情,梅子已经熟透落下来了,还有七成的梅子,那位喜欢我的风度翩翩公子,赶快出现不要耽误了时辰!
瓜:木桃:木李(梨子)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国风·卫风·木瓜》
这也是一首被爱情赋予寓意的诗歌,是《诗经》传唱最为广泛的一篇,通过馈赠木瓜、木桃、木梨来表达自己对情人的深情厚谊,“你赠与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这种礼尚往来与“投桃报李”不同,我回赠的礼物(美玉)要珍贵些,代表着回赠者的情谊更为深厚。
来而不往非礼也!但礼物贵重已经不再重要,它象征着男女情人之间感情深厚,两情相悦之情。
李子: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王风·丘中有麻》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关于李子的故事:在古代培育技术有限,水果是非常珍惜的东西。
有一位叫做和桥的人家里有一颗上好的李子树,和桥的小舅王济是一位将军,每年李子结果都要到他家讨要李子,他嫌弃和桥给的太少,便趁着和桥上早朝,去他家偷摘李子吃了精光,还把树枝给砍了。
身为朝廷命官都会去偷别人家李子吃,看来唐玄宗为了杨贵妃吃上荔枝,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也不稀奇了。
诗经》中的奇珍异果。
薁:(葡萄)
六月食郁及薁(yù),七月亨葵及菽。——《豳风·七月》
枣: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豳风·七月》
栗:(栗子)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鄘风·定之方中》
【宅一凡文化社】回答!
喜欢的话,欢迎留言点赞关注~
咏水果的诗词,首先想到的就是荔枝。
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那句描写杨贵妃对荔枝喜爱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也从侧面衬托出了荔枝在古代的珍贵。
而苏轼在被贬到惠州的时候,写下了《食荔枝》这首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卢浮山下四季都是温暖如春,卢橘、杨梅总能吃到新鲜的。而苏东坡最爱的还是荔枝,如果每天能吃三百颗荔枝,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大吃货苏东坡在这首诗中展现出了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面貌。
除了荔枝,就要属石榴了。
“冷门诗人”李商隐就就写了这首冷门的《石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前两句就把石榴从外到里描述了个遍。树枝婀娜,果实繁茂,石榴膜薄如蝉翼,石榴籽鲜美无比。后两句则拿出瑶池的蟠桃树来,希望石榴能像桃树一样“红一千年”。这衬托出了作者对于石榴的喜爱。
因为石榴成熟之时红似火,又多籽,古人又喜欢红色,期盼多子多孙,石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是理所当然了。
我们开的夫妻店,现在想转行,又没有找到好的项目,该放手一搏吗
盲目转行风险很大!经济大环境不好,这时候更要沉住气,细心观察。最近几年实体经济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很大,看看满大街的外卖小哥和快递车,这个年代,个人创业需充分应用互联网、自媒体,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准备不充分就梭哈,结果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