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305是哪个品种
岩茶305是武夷山茶叶中的一个品种,是90年代引进的茶叶品种,2000年以后才较为广泛种植,他属于武夷山乌龙茶系列,属于半发酵茶,既不像红茶那样全发酵,也不像绿茶那样轻发酵或者不发酵。这种茶水质比较醇厚,香气较浓,综合评价不错。
加速茶园良种化要采取哪些措施
茶树良种是茶叶生产的重要手段,是茶叶高产、优质、高 效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地茶叶工作者都在积极 开展挖掘地方良种和选育新品种工作,先后审定了 3批国家 级良种77个、省级良种200多个,目前全国良种平均覆盖率 达50%(但无性系良种仅16%)。
为了加速良种化进程,要注 意做好以下工作。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应该注意选择有条件的茶场,有计划地建立良种基地,做 到母本园、苗圃配套。抓重点品种、良种与名茶相结合,如绿茶区的福云六号与乌龙茶区的铁观音、黄旦、八仙^ 等。
加速繁育良种,可采用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以苗育苗等办法,并采取特 殊设备,创造条件,延长繁殖时间,如保温、地膜覆盖等,认真 做到良种良法,增加繁殖系数。
茶叶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是在品种优良环境适宜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运用肥、水、剪、采、促、控相结合的措施,以调节茶树各生育时期的生理活动,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它包括茶树培育与提高土壤肥力两个方面。
高产优质的茶树树冠培育: 茶叶高产优质的茶树树冠结构标准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
① 单位采摘面积上生产小桩密集、健壮,以使有效芽数多;
② 新梢可采部分单个重量大;
③ 发芽轮次多,每轮生长量大,即新梢伸育快而壮实;
④ 茶园覆盖度大而采摘面积大。
上述4个条件中,生产枝壮而密主要靠修剪形成,芽重决定于水肥供应和生产枝数量调节,发芽轮次取决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勤采,每轮生长量在于水肥,采摘面和覆盖度主要在于合理密植和各类型的修剪扩蓬。
种植密度和树冠结构:茶园合理密植是保障单位土地面积上有足够的苗数,从而为采摘芽数多、芽梢壮奠定基础。单位面积上的合理种植密度各国研究都受区域性限制。莱考克 (D.H.)应用赫立德1/y=a+bx回归方程,分析了马拉维、印度尼西亚的种植密度和产量关系,植株数增加,产量呈渐近线关系,如每公顷种植6700 株为100,则2000株的为119。印度托克莱试验得出抛物线关系,拉曼研究了印度、斯里兰卡、马拉维、东非、印度尼西亚过去的试验,确认每公顷在 2.4万株内,有增产效果。前苏联、日本也有相似趋势的试验结果。中国在南方十余省的试验,基本趋势归纳为:
①在亩植3300-20000株范围内,幼年期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高,十年左右,密度优势消失;
②任何密度,均应改良土壤,植株均匀排列,使根系充分扩展,才能高产优质;
③随海拔升高和纬度北移,茶树生长量减少,植株数可酌增;
④浙江的矮化密植能显著地提高产量,但必须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
茶叶高产优质要求茶苗种植后迅速成园,在密度上宜大一些,但应以个体植株发育健壮,群体结构能迅速形成覆盖度为应用的原则。
修剪技术与树冠结构形成和维持: 茶树修剪是塑造高产优质树冠所必需的技术措施,人们用修剪这种人为干预的手段,利用茶树的分枝习性,使茶树向壮,矮、密、齐的方向发展,并使体内C/N比值减小,使树体向营养生长方向发展,破除地上部、地下部生理动态平衡,促进地上部营养生长加剧。所以修剪可以起到促进新梢伸育;平衡芽数芽重,使之增调;加速树冠覆盖度形成;复壮树冠面生产枝或重组树冠,改变茶树体内化学成分含量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