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百姓平常吃什么
简单的从主食、蔬菜、水果、酒品几方面来说说。
主食的方面,南北方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在北方大部分区域,小米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小米是主食,只是逐渐被小麦和水稻开始替代。在当时,吃饼的风俗比较盛行,特别是像烤馕一样的胡饼。至于说在南方,当然是以水稻为主了。
再来说蔬菜哈。在唐朝的那时候,土豆西、红柿辣、辣椒、大白菜都是没有的,那个时候最出名的蔬菜要算葵了,这种菜真的统治了中国人的餐桌很久很久,没有啥菜能提出挑战。至于说葵是啥味道,可以想象一下有点黏糊糊的苋菜叶子。当然,一些类似于今天的小油菜的十字花科蔬菜也有种植。还有就是起支撑作用的大豆了,在唐朝的时候,豆腐和臭豆腐都已经成型,大家吃豆腐已经很家常了,也是百姓获取蛋白质的重要的来源。
![唐朝百姓平常吃什么,唐朝时期水果种植方法。 蔬菜种植 唐朝百姓平常吃什么,唐朝时期水果种植方法。 唐朝百姓平常吃什么,唐朝时期水果种植方法。 蔬菜种植](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0/20241012044611172867957178599.jpeg)
再来说说水果,唐朝的时候虽然很热,需要防暑降温,但是遗憾的是生活在长安的人并没有西瓜吃。那个时候西瓜还没有传入中原呢。中国人吃啥水果呢,北方人主要吃的是桃子,李子,杏,梨和大枣,而南方的朋友呢,吃各种柑橘和荔枝,对唐朝的时候气温偏高,所以种植柑橘和荔枝的区域是比今天还要多的。至于说葡萄,总算不是一个特别奢侈的东西了,因为唐高宗攻破高昌的时候,带回了很多葡萄,于是吃葡萄才成为一个常见的现象。
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儿,叫灯红酒绿,但是很少见到绿色的酒,但是在唐朝,有很多酒都是绿色的。唐朝米酒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多是绿色的,这也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群落导致的结果。灯红酒绿一词也正是由此而来,在接下来时间里,酿造的工艺逐步精进,酒的颜色也就向琥珀色转变了。绿酒只是唐代米酒的一个缩影而已了。
另外,唐朝的酒都是甜的,这是因为酿酒酵母的能力,还有酿造师傅都还在打怪升级中中,缺乏强力的酵母让发酵停滞在了糖化阶段,并没有更多地向酒精转化。这是唐朝酒的通病,虽然在唐朝后期工艺精进,酒精度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终究脱不了甜口。时至今日,陕西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这样的酿造工艺,像醪糟一样甜甜的桂花稠酒就是唐朝人的主要佳酿了。
首先唐代在农业上有很大的进步,很多新的农业工具被发明出来,比如曲辕犁,还出现了水车和通车。所以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唐玄宗时期米价达到最便宜。所以日常的【米饭】对于老百姓来说压力不大。杜甫有诗云:‘岂无青精饭,令我颜色好’,也就是今天的蒸饭。除此之外还有“团油饭”、“王母饭”、“荷包饭”和“饧粥“、“茗粥”等。
同时唐朝首府是西安,大家都知道西安的【面食】及其丰富,唐代也不例外。如“煮饼”、“蒸饼”、“糖饼”、“胡麻饼”等。并且由此演发出多种糕点,如糍团、薄糖等。
‘葡萄美酒夜光杯,醉饮琵琶马上催’这两句诗大家耳熟能详。须知唐代少数民族与中原交流频繁,引入了胡豆、菠菜等蔬菜,水果方面也有葡萄、西瓜、安石榴等。唐代与胡人交流最为旺盛,所以唐朝人也能吃到烤全羊、羊肝、养肾等美味。
供>鉴戒/p>
你好,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创作者,在这里我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唐朝,老百姓日常饮食主要还是以清水煮居多,也有烤食,食材以粟,麦,青菜为主,贵族一般都是清水煮羊肉,牛肉就别想了吃了要杀头的。
其次,‘葡萄美酒夜光杯,醉饮琵琶马上催’这两句诗大家耳熟能详。须知唐代少数民族与中原交流频繁,引入了胡豆、菠菜等蔬菜,水果方面也有葡萄、西瓜、安石榴等。唐代与胡人交流最为旺盛,所以唐朝人也能吃到烤全羊、羊肝、养肾等美味。
最后,唐代所说的饼,内容比今天宽泛得多。除面糊以外的各种成型面食,都可以称为饼。而唐人食之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饼,有胡饼、蒸饼和汤饼等。
这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