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10亩地做小而精的水果种植,前景如何
慎重,再慎重。种水果不易,卖水果更不易。在我国亚热带的地区种瓜果很多人,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果的需求也高。打造精品水果确实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谁抢先种植,谁就能获得高收益,但任何事情都讲究事在人为,不管种植啥品种,都要先考察,后行动,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有市场才能有收益。
我村就有两兄弟种植水果发财的,全村最先住进别墅是他兄弟俩,最先开上宝马车的也是他兄弟俩。他俩种的水果就是与人不同,别人种的,他不种,他在本地种的水果都是稀少的。他们的成功,跟念过农大的弟弟有很大关系,不然他们很难成功。
他俩种的葡萄,往往都是最优质的品种,但他俩种成功时,第二年就推行卖苗给当地群众,第三年就改种其他水果。也许他俩摸清了当地人的心态,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结果大家都跟风,造成水果多了,成不了特优水果,价格就下来了。
种10亩的精品水果,按道理应是赚钱。问题众多的水果中,你选择是何种水果,又如何打造精品水果,卖不出去,又如何深加工,变废为宝。他兄弟俩的葡萄卖不出了,又自家酿酒,周边群众卖不出去的葡萄都低价处理给他兄弟,他兄弟有技术才能赚钱呀。
前景应该不错的。首先,10亩地种植水果,对于一个水果种植者来说是得心应手的,不用雇人,从管理,喂树,套袋,打药,摘果,卖果自己都能干,可以实现产能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再一个就是因为管理的果园数量小,更容易生产出优质的果品,且不说行情如何,单从销售渠道来看,不用批发,即使采用零售的方法销售,也是完全可行的,从而大大提高了水果的价值,效益当然会更好了[呲牙]!
10亩地其实并不算很大了,实现规模效益不能了,只能做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专。举个例子,我们这里是北方,有个朋友做桑葚种植的,规模只有几十亩,不过他做了桑葚种植加工,而且结合了网上采摘园和农业旅游,每次参加采摘期人很多,价格当然高一点了,游客采摘剩余的就做烘干销售,每年都能取得很好的效益
十亩地做小而精的水果种植产业园,如果这十亩地紧挨荒山野岭,大有作为。如果只是大平原粮食主产区,趁早醒到谋,莫要睡到谋,莫瞎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业学大寨,各地赶ⅩⅩ的鼎盛时期。九百六十万神洲大地,泥沼,滩涂尽皆开垦变良田,连绵延大山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凡有土之处,哪怕仅有一撮土,也垒墙造成田地,石头缝里亦挤出二两油。卖粮难,风靡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广修铁路高速公路,退耕修复湿地,退耕还海还湖,退耕还林还草还山等,挤压占损多少粮田,应该有大数据可查。目前,粮油大量进口,饭碗里掺着别人的米面,任谁心里也不踏实。体味一下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两会精神,严禁耕地非粮非农化,已不再是空穴来风。乡村振兴,响鼓还得重锤敲。
紧挨荒山野岭则另当别论了。山脚之地,不宜种粮。勉力为之,也难免日益恢复壮大的野生动物侵害。种植高高挂在树上的果实,也算人定胜天的虎口夺粮,林木还利于植被覆盖,保护水土,意义不凡。
最具现实意义的是,确保有机肥来源,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山上养一群羊,就是一群替你制造有机肥的义工。还能年年提供用作周转的资金。林下养一群鸡,除草灭虫,改良土壤,一举数得。
支一架摄像机,每日动态视频推送,每件商品都能溯源,仅粉丝的需求就能让你良性循环,前景还用细说吗?
当前在农村搞果蔬种植和农产品二次加工,可以行吗
先来说说在农村搞果蔬种植。如果农民朋友有水浇条件或者是塑料大棚,进行蔬菜种植,前景还是广阔的,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蔬菜,销路很好,价格也不错,特别是无公害有机蔬菜更是抢手,深受消费者喜爱。
关于果树种植,笔者认为,无论苹果,桃子,梨,杏子等哪一种水果,市场都存在着一定的饱和,除非有比较好的新品种上市。例如前两年的桃子,有一个新品种叫秋彤,销路很是看好,现在已经很快被复制开来。价格也没有那么高了。果树的品种,更新太快,相较于蔬菜种植,风险大,投入多,效益却不一定比种蔬菜高,所以要慎重发展果树。
农产品二次加工这个行业,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行业。但是要看加工什么农产品。这个行业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代客户加工,另一种是自销式加工。对于前者来说,风险小,赚取加工费,中间环节少,比较可靠。例如粮食油料加工等。对于后者,如果是走收购,加工,销售的路子,事情就比较复杂繁琐,牵扯到各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市场销路,除非有稳固的客户群,否则,一定要考虑成熟才能入行。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感谢邀请!目前随着我国对于农村的政策倾斜,在农村做果蔬种植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前景是比较看好的,关于果蔬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的好处和前景,因为不知道你具体在我国的哪个省份,适合做哪些果蔬的种植,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农产品二次加工的一些看法:
一、有哪些好的农产品二次加工项目
1、大宗农产品加工
大宗农产品加工主要包括高粱、玉米等项目,这些传统经济种植农产品都能够加工成半熟产品在市场上流通销售。如高粱可以加工成超市里面卖的糯米食品,玉米也可以加工成油炸玉米片、膨化玉米粉等产品,在市场上基本都比较受欢迎,前景广阔。
2、大豆及豆制品加工
大豆及豆制品加工在市场上十分常见,而且营养价值高,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在销路方面完全不用担心。另外,大豆加工项目成本投入较少,技术也相对简单,基本上一学就会,加工剩余的豆渣还能用来喂猪和喂牛,也有利于资源的利用。目前大豆的主要加工制品主要包括:豆腐丝、豆腐脑、豆腐熏制品、绿豆加工粉条、臭豆腐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市场行情来选择合适的大豆加工项目。
3、水果蔬菜再加工
农业种植发展的两大巨头无非就是水果和蔬菜了,无论在哪个市场环境,水果和蔬菜可以说都能发挥其市场价值。目前很多绿色蔬果都得到了消费者的推崇,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但蔬果类产品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保鲜时间不长,很容易腐烂。因此将水果蔬菜进行再加工,更有利于储藏,也方便运输销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很多果脯、蜜饯、干果等加工食品,其实都是可以考虑的不错的创业项目。
4、腌制系列产品加工
腌制食品由于其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可以常见储藏食用,在市场上同样也非常畅销。而且从事腌制产品加工项目最大的好处在于用于腌制的原料十分丰富,基本上包括了常见的各大蔬果。另外,在腌制工艺也十分简单,不需要采购什么高昂的设备设施,在资金投入方面较少,但却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就目前来说,比较适合大家的腌制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包括:腌青辣椒、辣椒酱、各种风味萝卜和黄瓜、泡菜、辣白菜、腌蒜茄等。
二、农产品加工有哪些补贴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补助范围:每年新建的马铃薯贮藏窖、果蔬保鲜库和烘干设施等三大类19种规格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
申报主体:承担项目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每个专业合作社补助数量不超过5座,每个农户补助不超过2座。
补助额度:1-34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对纳入目录的各类设施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目前比例为30%。
补助方式:采取“先建后补”方式。
2、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
补助范围:油料、粮食、液态奶、畜产品、酒花麦芽类、果蔬等。
申报要求: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有要求,不同地区要求不一致。
补助额度:20-50万元
3、国家现代农业开展资金项目
申报主体: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
补助额度:30-150万元
小贴士:各地区的农产品加工补贴政策不同,以上仅供参考。
当然农产品加工项目还有很多很多,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当前在农村搞果蔬种植和农产品二次加工,可行吗?当然行,那是肯定的,也只有把果蔬进行二次加工,农产品才有稳定的销售。
果蔬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就离不开农村,现行在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大好形式下,一些水果种植园和蔬菜大棚,逐渐在农村兴起,为城市人提供多种多样生活营养补充。水果也好蔬菜也罢,都是经过种植、开花、挂果这几个过程,大部分产果是一年次挂果和收获,有的水果成熟期只十天,半个月,因此,在农村搞果蔬种植的同时,将它们进行二次加工销售,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销售方式。
比如,现在都在热衷种植的黄桃来说,大部分的果实,在七、八月份就挂果上市了,但是,它的挂果期也只半个月,就成熟掉果了,也就是要在黄桃挂果期间,把它们销售出去,这就是果农们最担心和烦心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将它们进行二次加工,制成黄桃罐头和黄桃干,这样,一年四季都可以销售了。
因此,在农村搞果蔬种植的话,必须配套二次加工,才能解决挂果期短销售难的问题。
当前在农村搞果蔬种植和农产品二次加工,可以行吗?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当前农村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因其生产资料等成本高,而农(副)产品市场饱和量充裕,基本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故其市场价格低迷,利润小微,甚至有亏本的风险。但在农村搞果蔬种植和农产品二次加工,必须持审慎态度。村民小江的意见是不可行。对其原因作以下剖柝。
一:农产品的初加工(一次加工)与二次加工的区别,及生产工序投入成本的比较。
农产品的初加工其工序简单,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且在初加工的基础上能显著地提高其销量及利润(尽管其利润还不算高),其次农产品初加工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不高。(如果蔬的清洗包装;谷物粒籽的去壳粉碎;好次品的拣分等)。
而农产品的二次加工其工序一般较繁琐或复杂,其加工投入的设备及辅助性工序成本较相对较高。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如谷物粒籽去壳粉碎后的烘干、焙烤、熟化、去菌、精包装;果蔬清洗后的取汁、配料、净化、除菌、灌装、等)
二:农产品二次加工的资质认定及走向市场的前提。
农产品二次加工除了设备及工序的投入成本较高外,其在面向市场前人员的健康、食品的卫生、加工环境的检测达标、加工后的产品参数检测、等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相关检测鉴定,其全部达到指定标准值后方为合格,方才有走向市场的基本。当然每一次或每一批量都会跟踪监测或抽检。这其中所担风险及成本也可见一般。(当然,自己内部的检测是不具备市场认可资质的)。
总结。综上所述,村民小江不建议农民朋友搞农产品二次加工。或对此持审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