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种粮食不赚钱,农民是不是该栽果树,建大棚种植蔬菜水果呢
小时候爸妈种地时,一年种两季,一季小麦和一季水稻。还种一些花生、芝麻、黄豆,红薯等等,只供自家用有多的就拿去卖。自从改革开放后好多人选择出门打工挣钱,因为在家种田确实挣不到什么钱,以前犁田耙地用自家养的牛,现在种田都是机械化了需要钱,除了人工、肥料、农药,最重要的是还要看老天爷要不要你大丰收。所以我们这很少人种小麦,就连水稻也是只有一部分老年人种(50岁以上),年轻人基本不种田而是选择出门打工。在我的家乡盛产花生和香菇,这两年花生收获期时花生米才4元左右一斤 ,我家没种过香菇,但我的家乡种植香菇的人很多(等到了香菇培育的时候我会拍一期视频),我在头条上看到广西有橙子、四川出丑橘……我真想哪天我的家乡也是这样,多一些年轻又有技术的人才返乡创业,种植果树、蔬菜大棚(每年过年吃的反季节蔬菜比吃肉还贵)把我们家乡的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农民增收,家门口就业,早日过上一家团聚的日子。爸妈老了需要我们照顾,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和教育,最苦的是我们这些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带着千万个不舍和不放心也得无奈的离开家,目的是让老人和孩子过的好点,我家有地我也有用不完的力气,缺的是种植的技术和好品质的树苗(我在某宝上买的核桃苗假的),希望自己以后多学习提高自己,让生活多姿多彩充满阳光!
不管你种什么,等你赚钱了不改种其它品种、得加倍赔进去!你能做到每年种新品种吗?总之不管你种什么一但赚钱了人们就会一窝蜂的跟进!三十年前我家乡的荔枝、桂园一斤卖到一天工钱!现在街上卖一元几毛钱(2018年价格)!
感谢邀请回答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消除贫困格局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战略,以前的农村产业化完全不能适应目前的战略布局,虽然仍然适应小麦玉米国家最低收购价格,充分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最大限度的激活种粮积极性,但面对着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物价房价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加大,基本靠种粮很难维持生存现状,好多老百姓都在探索在农村一些新的增收方式,但面对这些新型增收方式,如果能够实现保本增收确实很困扰老百姓一大难题。
既然在农村种粮没法维持小康水平,能否靠栽果树建大棚发展新型农业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话因地制宜发现果树栽培确实是一门脱贫致富的发展渠道,看看目前超市的水果价格,目前山东苹果价格均价在6.5元左右,陕西的苹果价格均价在7.0元左右,红富士的苹果苗再2.2元一株,一般苹果树从栽种到接货大概周期在4-5年,10年会是结果高峰期,前期的施肥、防病害、浇水等成本投入资金会不小,但后期果树成熟回报也是丰厚的,同样等到果树成材后可以发现土鸡养殖业,蝉养殖两块产业,同样给种植果树带来不错的收入。
同样在大棚里种植水果蔬菜也是很普遍的现象了,目前山东大棚种植火龙果、草莓、葡萄等等已经完全形成一整套产业链了,完全实现产业规模化,种植自动化,销售平台化了!借助大数据处理和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订单接连不断,按照种植火龙果来说,公开的数字是一亩田的火龙果产量在8000-10000斤,能够实现收入20万元左右,这个收入比种植粮食作物要大的多了。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种植大棚和果树所带来的风险,首先是经验缺乏带来的种植风险,这块农民可以到实地参观学习或者利用5G技术的作用联系权威专家帮助病虫害的防疫等等,其次就是资金压力,目前种植大棚和果木前期投入巨大,后期回报满,这点给菜农和果农带来不确定因素,好处现在国家推出的政策性扶持和银行见的无抵押担保贷款等等给农民们带来福音。
所以综合上述来说如果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的话借助目前发达的网络,在农村种植大棚和果树还是不错的创业项目。
农民种粮不赚钱,该栽果树建大棚种植蔬菜水果?我老家田多二十年前,我家种五十亩沙果树和李子树,六到七年才丰产,到秋天沙果树挂满小灯笼。南方人没见过沙果太阳晒到是红色,没晒到的是黄色。大李子是紫红色的表面有自霜也很漂亮,价钱不高一元钱1斤总比种粮赚钱?现在种果树或大棚蔬菜。质量要高,价格要高。一般农民搞不起。更没有技术没办法?农村就缺少有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