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为苹果园进行土壤管理有哪些要点
苹果园土壤管理办法
一、合理生草土壤好
一是行间生草。行间生草能缓和降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和水土流失;在夏季可有效降低土壤表层温度,提高近地表和冠层的相对湿度;草的残体在土壤中降解、转化,可形成腐殖质,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夏季为苹果园进行土壤管理有哪些要点,日本水果种植杂草管理办法。 水果种植 夏季为苹果园进行土壤管理有哪些要点,日本水果种植杂草管理办法。 夏季为苹果园进行土壤管理有哪些要点,日本水果种植杂草管理办法。 水果种植](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2/20241203112434173319627421021.jpeg)
二是树冠下覆草。树冠下覆草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拦蓄降水,起到保水防旱的作用;可保持土温稳定,减少水分流失,稳定根层土壤环境;还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例如种植黑麦草,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黑麦草粗蛋白4.93%,粗脂肪1.06%,无氮浸出物4.57%,钙0.075%,磷0.07%。其中粗蛋白、粗脂肪比本地杂草含量高出3 倍。
黑麦草为四倍体一年生黑麦草,具有抗寒性好、不易倒伏、发芽快、再生迅速和高产的特点,苗期生长非常旺盛,播种45天后即可收割第一茬鲜草,以后每隔15天就可刈割一次。黑麦草可春播或秋播,最适播种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一般播种越早,产草量越高。播种方式一般采用散播或条播,亩播种量2-3kg,但遇天气干旱、或土壤干燥,必须及时灌水,否则会影响出苗,播前最好太阳下晒1小时后,用温水浸种12小时、或1%石灰水浸种1-2小时后再拌种,这样可提早出苗和提高出苗率。
二、有机肥料是法宝
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10月前后是施肥的最佳时机,此时气温降低,枝叶停止生长,根系生长进入高峰期。秋季开沟施肥,果树吸收的养分全部储存,用于来年的新梢生长和开花坐果,同时具有促发新根、更新根系的作用。
秋季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建议按“斤果斤肥”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有机肥,同时可以施入氮磷钾复合肥(全年化肥用量的30%)和微量元素,并撒施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搅拌后回填肥效更好。
由于老果园有机肥投入普遍不做,建议进行局部优化施肥提高肥效,逐步实现全园改良。因为一次性实现全园改良不现实也没必要,应以局部改土为主,沟穴每年换位。
夏季苹果园管理一般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夏季是一个高温多雨季节,当然不排除高温干旱天气。无论什么样的自然气候,建议果农们做到果园地块起垄管理,确保【旱能浇水,涝能排水】以及通过夏季修剪确保树冠通风透光不给病虫害滋生创造可乘之机。
(二)高温高湿或干旱天气,谨防黑点病、白粉锈病等以及虫害的发生,以保证树体健壮,果实发育良好。同时,为了避免高温日灼及虫害的发生,采取树下种植牧草、果实套袋方法都是不错的管理手段。
(三)为了保证果实色泽好,糖度高,卖个好价钱,在肥料使用上要以微生物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为主,合理控制氮磷钾大化肥的使用。
农村种植水稻,秧上有很多蓟马,不想用农药,有没有好用的土办法
稻蓟马俗称灰虫,属缨翅目蓟马科。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一带。在我国各稻区普遍分布,长江流域和华南稻区发生较多,东北稻区相对较少。
1 为害症状稻蓟马以成、若虫锉伤稻叶表皮,吸食水稻汁液。苗期和分蘖期叶片受害后,初期叶面出现白色至黄褐色的小斑点,继而叫尖因失水而纵卷、尖枯,在受害叶中常可见大量的蓟马活动,严重时会造成全叶失绿甚或整片稻苗叶片失绿、枯卷;在穗期,成、若虫趋向穗苞;扬花时,转入颖壳内,为害子房,造成空秕粒。
2 识别特征
2.1 咸虫成虫体长1~1.3毫米,黑褐色。头近似正方形。触角7节。翅淡褐色。腹末雌虫锥形,产卵器锯齿状,雄虫较圆钝。
2.2 卵肾形,长约0.26毫米。初产时白色透明,后变黄白色,孵化前可见2个红色眼点。
2.3 若虫长0.4毫米左右。初孵化时为乳白色,后呈黄白色。体形似成虫,但无翅。若虫共4龄,四龄若虫又称“蛹”,淡黄褐色。
3 发生规律
3.1 生活史稻蓟马生活周期短,发生代数多,田间世代重叠严重。我国各稻区每年发生10~14代。在华南稻区一年发生多达20代,能终年繁殖为害水稻。在其他稻区以成虫在麦类、游草、看麦娘、草芦、巴根草,狗尾草、蟋蟀草、篙草、芦竹,稗草、锁芬草、地毯草和茅草等杂草中越冬,而以沟边、河边、塘边等处禾本科杂草上数量多。当翌年气温达12.5℃时,或游草开始萌发,越冬成虫开始取食、产卵。在田间秧苗露青时,大量成虫迁入秧田,以后在各类秧田,本田转移为害。晚秋水稻收割后,转移到越冬寄主上繁殖、越冬。
3.2 主要习性
(1)畏光怕早蓟马喜阴湿,畏光怕早,多营隐居生活,常躲在纵卷的叶尖或心叶内为害。早晚或阴天爬至在叶面上活动。
(2)趋嫩绿性成虫有趋嫩绿禾苗产卵习性。卵散产在稻叶表皮组织内。
(3)孤雌生殖稻蓟马的生殖方有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以孤雌生殖为主。
(4)群集性若虫有群集性,特别是初孵若虫,先群集在心叶、叶腋处取食为害,随后才分散为害。
3.3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气候①蓟马生长繁殖最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0%以上;②耐低温能力较强,但不耐高温,特别是当气温升至28℃以上的持续高温,对其生存极为不利。
(2)品种从水稻品种类型上看,杂交稻受害重于常规稻。
(3)栽培因稻蓟马有趋幼嫩稻苗为害的习性。所以,稻蓟马为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秧苗期和本田分蘖期。受害轻重常因苗情而异。在相同的秧龄的条件下,通常一类苗受害重于二类苗,二类苗重于三类苗。
3.4 天敌成虫、若虫的寄生性天敌有线虫。捕食性天敌有田花蝽、黄褐花蝽、微蛛类、稻红瓢虫等。它们对蓟马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防治方法
目前,防治稻蓟马仍以药剂为主。掌握以苗情,虫情为基础,主攻若虫,药打盛孵的原则。
4.1 农业防治
(1)减少越冬虫源结合冬季积肥,清除稻田内外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和早春繁殖的中间寄主,阻止稻蓟马转移为害。
(2)合理布局合理布局各种水稻品种,提倡同种水稻连片种植,确保水稻生长一致,尽量减少混栽,恶化稻蓟马的取食条件。
(3)科学管理早插秧,培育壮秧,并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控制无效分蘖,增强水稻抗逆耐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