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吃剩的水果籽做小盆景
芒果、火龙果、苹果、龙眼、柚子等都可以种盆栽,下面以芒果为例。
原料:芒果核、剪刀、花盆。具体步骤如下:
1、处理果核,用工具将果核外的果肉都清理干净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阴干。
![用吃剩的水果籽做小盆景,废垃圾种植水果怎么处理。 水果种植 用吃剩的水果籽做小盆景,废垃圾种植水果怎么处理。 用吃剩的水果籽做小盆景,废垃圾种植水果怎么处理。 水果种植](http://www.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12032711173135323124329.jpeg)
2、用剪刀将果核外壳打开,取出里面的芒果种子。
3、你会发现种子外还有一层咖啡色的薄膜,也需要处理干净后将种子放在水里浸泡4天左右,记得每天换水。
4、一般情况下,浸泡4天左右的种子就已经开始发芽了,看到种子发芽后就可以开始种土壤里了。
5、找一个稍微高深一点的盆,放入种植土壤,土壤以疏松透气为佳,将土壤喷水至潮湿状态,将发芽的种子根部朝下种进去,有芽的部位不能覆盖泥土,需要露出一部分。
6、为了美观,可以在表面铺上一层石子或者麦饭石后,喷水让土壤和种子完全湿透即可将盆栽放到散射光处养护等待出芽。
7、一般情况下,从种下到嫩芽发出来3-4即可,涨势非常快,一个星期就能变成一盆盆栽。
生活中,大家都会买各种各样的水果吃,但是吃完水果后,剩下的籽、核都当垃圾扔了,但其实呀,这些剩下的籽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会变成很美观的绿植哦。
一、龙眼盆栽
将种子顶端的果肉及白色软组织剔除干净,然后将种子浸泡一周,期间需要每天换水。浸泡好后,芽点朝上,种在装满培养土的器皿里。每天喷两次水,保持湿润,一周后就会冒芽,一个月后,就会长成茂密的龙眼森林。
二、芒果盆栽
选择熟透的芒果,用刀把果肉切下,用小刀把种子的外壳划开,取出里面的种子胚芽,浸泡在水里4、5天左右,花盆里装好培养土,将种子半埋在土里(种子带胚芽的一头向下)。种子种下后,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1到2天喷一次水。一周后,开始发芽,十多天后,叶子长出,细心照料,就会越长越漂亮。
三、苹果盆栽
把苹果核里面的籽抠出来,清水洗净。然后盒子里垫上纸巾,把籽放在纸巾上,再盖上一张纸巾,用喷雾适当把纸巾喷湿,三天后,会有一条白白的东西冒出来,但不是发芽,而是苹果根。准备好装好培养土的花盆,将种子芽头朝上埋入土里,慢慢的就会发芽,长出叶子。
农业(种植业)废弃物主要有哪些?如何循环利用
笔者回答:
首先,农业(种植)废弃物其实在农业生产中还是蛮多的,从种子到作物成熟收获期间所有投入生产过程中被废弃的生产资料及包装袋和作物成熟后废弃的不能产生直接经济利益的生物体,具体讲有废种子及包装袋、废农药及包装袋(瓶、箱)、化肥及包装袋、地膜及包装袋、作物秸杆、穗轴、壳皮、果芯、收获产生的粉尘等。
其次,农业(种植)废弃物循环利用主要是重新进入工农业生产过程,有些是原材料直接进入农业生产过程,有些通过加工成为新材料进入农业生产过程,有些通过加工成为新材料进入工业生产过程。如:秸秆高茬收害直接还田(肥料化),玉米芯、棉籽壳做食用菌基料和饲喂家畜(资源化),醇用型甜高粱秸秆加工乙醇(能源化)等。
总之,农业废弃物(种植)的循环利用主要有种植业内部循环利用、“种+养”循环利用、“种+养+工”循环利用。即肥料化、资源化、能源化。@品味凉州
- 那么农业有哪些废弃物?怎么循环利用呢?我来谈谈。
一、农药包装瓶(袋)。由于农业种植广阔,每年使用的农药废弃瓶那是数以万计,这些废弃瓶如果农民随手丢弃,那一定会破坏环境,对人体有伤害。
二、包装化肥的塑料编织袋。很多农民用了,也不收集,随便处理,有的点火烧,这些编织袋烧后产生浓烟,而且有毒性,空气就污染严重。
三、还有就是农业大棚上用坏的塑料薄膜。由于年久风化,破碎片到处都是。如果弄到泥土里几百年都不腐烂,对土壤也是污染。
四、农作物桔杆。这些桔杆如果不处理也是废弃物,如果燃烧,污染空气。
上面列举的这些废弃物,有关部门,把它们回收,那么农民也不会随便扔掉或烧掉。回收分门别类:装农药的瓶子分一类;编织袋分一类;塑料薄膜分一类,然后重新化解为工业原料重新利用。桔杆可以利用做牲畜饲料或者做造纸原料。这样的回收再利用,变成工业的原材料,也就节约了生产成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 以上是我的回答,朋友们认为可行吗?欢迎点评!
农业种植业废弃物有玉米秸秆、蔬菜秸秆、大豆秸秆、棉花秸秆、红高粱秸秆这些其实都能变成宝,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探索怎样处理好这些废弃秸秆,我所知有几种处理:
1、随着农村机械化,像玉米秸秆用机械收玉米连秸秆一起打碎当饲料喂牛用,像棉花秸秆把粉碎打成卷用于发电。
2、蔬菜秸秆现在是秸秆还田,像大棚里蔬菜秸秆有些人是打在地里,还有一些秸秆是运到工厂加工成有机肥。
我认为这样做是比较好的,乡村的环境好了,农民也不用愁这秸秆怎么处理了,对现在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很好的办法。
这是我个人对农业废弃物的了解,有讲的不到位,不对的地方,望请各位见谅!
您好!我是“山寨农夫2020”,三农领域创作者。
农业(种植业)废弃物主要就是秸秆。因工作原因,多年组织、领导、参与了秸秆问题几乎全链条的工作,在秸秆问题上可以说是绝对权威的。
秸秆问题已经是个社会性难题,年复一年、严禁不止,足以见其解决难度之大,真可谓是“遍地秸秆处理难,政府头痛百姓烦”。秸秆问题难在收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化利用难。目前秸秆转化利用主要是“五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实际转化率都不高。二是收获存储难。主要是品种选择、分散经营、降雪因素的影响。三是农民种地难。大量秸秆留在地里农民无法处理就不能播种,这实在是个民生问题。四是禁烧监管难。农村地域广阔,难免鞭长莫及;加之农民出于无奈,与干部“斗智斗勇”,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五是政策到位难。如上所述,秸秆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许多政策又是“政出多门”,往往又缺乏针对性,“点”上、“线”上的政策投入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东北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秸秆粉碎还田的解决方案并大力加以推广。理论上讲,秸秆还田从长远看是个大的方向,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使耕地得到保护。但在东北现实生产中,这个方案不切实际。一是目前农民使用的粉碎机械马力不足,玉米秸秆粉碎不充分,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不宜保墒,甚至影响种子发育生长,造成减产。二是平均气温低,还田后当年不能有效降解,形成垃圾造成土地和环境干净污染。三是直接粉碎还田使土壤中害虫的病菌越冬基数大增,加剧病虫灾害。四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形成机械规模作业。
秸秆处理真的是个大难题,这里跟大家说说小秸秆的大难题到底有多难。
一是转化利用难。目前秸秆转化利用主要是“五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
燃料化目前主要是生物质电厂和居民燃气两个方面。从生物质电厂看,由于上网电价、入网指标、成本控制、政策补贴等许多方面都不尽人意,一般生物质电厂自身生存都很困难。收购秸秆时收购价格低、检验标准高、结账周期长。如此种种,生物质电厂实际秸秆利用率不高,消化秸秆比例不大。居民燃气利用受改造费用、使用成本、生活习惯、加工造粒等因素影响较大,推广难度也相当高。
饲料化主要是将秸秆粉碎黄贮,做牛、羊等草食动物粗饲料。由于秸秆收获、运输、加工、存储等因素限制,难度也很大,而且还受养殖业规模限制,实际利用也不多。
基料化是将秸秆粉碎后添加其他营养物质压块,做食用菌生产的基料。受市场容量、生产技术、场地厂房、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实际转化利用率也相当低。
肥料化主要是将秸秆粉碎还田,这在东北不切实际。也有与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共同生产的有机肥,由于成本较高、性价比低而不受农民接受。
原料化是指将秸秆通过物理、化学等工艺,将秸秆转化为酒精、汽油、板材等材料。目前这方面成果很多,技术上相对成熟,但多数成果要么投资很大、要么经济性差。加之新的产品和技术还需要人们认识和接受过程,真正形成产业也很难。
其实,秸秆转化利用形成产业了,秸秆问题也就解决了。解决秸秆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到秸秆利用产业上。(这方面有成熟的经验)
二是收获存储难。首先难在秸秆收获,这也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以东北地区玉米秸秆为例,由于现在农民大多种植“越区品种”,玉米生育期较长,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一般为32%——38%),无法进行籽粒收获;此时秸秆含水量更高(一般在45%以上),直接收储会导致秸秆腐熟发热甚至自燃,失去使用价值还会造成污染。所以收获时先将秸秆倒在地里自然降水,然后用捡拾机收获秸秆。这样就会有如下问题:第一,受降雪影响秸秆捡拾时间短(吉林省多数地区平均每年有效收获秸秆时间为50天左右),机械利用率低;第二,捡拾机收获的秸秆灰份高,不利于下游转化利用,还需要筛分;第三,秸秆收获后因防火、防水等条件制约,存放要求严格,管理成本很高;第四,后续造粒等加工成本也不低。如此种种,从事秸秆收储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三是农民种地难。大量秸秆留在地里农民无法处理就不能播种,这实在是个民生问题。
四是禁烧监管难。由于农村地域广阔,难免鞭长莫及;加之农民出于无奈,与干部“斗智斗勇”,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五是政策到位难。如上所述,秸秆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许多政策又是“政出多门”,往往又缺乏针对性,“点”上、“线”上的政策投入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说到此处,本人都觉得实在是难。但只要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系统解决,就一定会有解决办法。
解决秸秆难题最终必须依靠秸秆利用产业的崛起。
实践证明,秸秆“五化”利用中的前“四化”在目前阶段都很难有大的作为,原料化中蕴藏着巨大潜力,稍加扶持可迅速形成产业集群、巨大效益。基本模式如下:
将秸秆通过生物降解产出酒精、沼气、木质素。酒精、沼气可直接作为清洁能源,也可精深加工,向精细化工发展。木质素再次添加秸秆粉做新型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建筑、装潢、家具等多个领域。整个过程中,酒精和沼气是亏损的。木质素加工产生利润。这是一个“龙头”企业的基本架构。该架构可形成“秸秆收储、秸秆造粒、生物化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家具家装”等系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另外一条技术线路是:从木质素开始,通过生物炼化生产汽油、柴油。上述产业技术成熟,即将投入生产。
同时,秸秆利用产业的发展,反过来推动农民加快种植“供给侧改革”,变秸秆收储为“秸秆种植”,促进一产的提质增效。农民还可以从事秸秆初级加工、承接材料项目吸纳就业。“三产联动”的格局得以展开。
以东北为例,一个50万吨的秸秆酒精项目可消化秸秆约400万吨,其转化利用水平是极高的,基本可以解决一个地级市一半左右的秸秆。
这种模式一旦成功,可能成为东北农村乡村振兴的一个新模式。
(如感兴趣可参考我的百家号与头条号,也可以私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