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在沙漠里走了四十年,他们吃啥喝啥
对于以色列人沙漠寻家的这段历史,可能许多人都不是太清楚,但是我想大家可能都听过一首著名的音乐《出埃及记》,这曲子的创作背景故事就是古希伯来民族领袖摩西带领希伯来人(犹太人)逃离埃及,横穿红海的那个壮大场面。
众所周知,在近代,犹太人遭受过数次的不公平待遇,遭到迫害甚至亡族灭种之危,但事实上,犹太民族在遥远的古代,也一直是这种处境,徘徊在反复被迫害的境遇之间。
下图:纳粹迫害犹太人
在约前1700年,犹太民族的始祖约瑟成为古埃及宰相,因为他出色的领导能力,彼时的埃及仓满粮足,盛极一时。后来,约瑟故乡迦南地遭遇饥荒,法老破例允许约瑟族人前往埃及定居。
约瑟的族人(即希伯来人,后来的犹太人,下文有时也会称犹太人)头脑聪明,很快就在埃及落地扎根,迅速壮大,最后甚至成为埃及最大的一个民族。约瑟死后,新的法老认为犹太人的壮大威胁到了埃及人,所以建立了两座城市专门让犹太人居住,等于监禁了犹太人。
可是,这种做法非但没有限制住犹太人的发展,反而使得犹太人更加团结,发展速度更快了。于是法老命令产婆,所有犹太男孩出生时必须设法将其杀死。用这种暴力手段遏制犹太人的发展。
新法老对埃及人说:“看哪,这以色列人比我们还多,又比我们强盛。来吧!我们不如用巧计待他们,恐怕他们多起来,日后若遇什么争战的事,就连和我们的仇敌攻击我们,离开这地去了。”
下图约瑟和法老
犹太人默默接受着迫害,漫无休止,直到摩西的出现。在犹太经典中,摩西是受神的旨意前往解救犹太人,带领他们走出埃及到应许之地迦南(今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狭长地带),因为神觉得犹太人太苦了。
可是,法老并不答应放走犹太人。于是神降下十灾于埃及,让法老屈服,可是倔强的法老死活不允许犹太人离开,直到神一夜之间杀死了法老的长子一家,法老才答应放走以色列人。
以色列人追随着摩西浩浩荡荡地穿越沙漠前往迦南地。就在这时,法老改变了主意,他派出大量追兵追杀犹太人。将犹太人追赶之红海之滨。此时犹太人有两个选择:
和官兵对抗,被赶尽杀绝。
投海自杀。
紧急关头,神迹再一次出现,摩西用他的手杖将红海分开,以色列人从海底干燥的陆地到达彼岸。大海紧紧跟随着以色列人的身后保护他们,并淹死了所有的埃及追兵。
下图: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
从红海之滨到迦南地的这段时间,神让以色列人衣食无忧。但是,以色列还是屡屡抱怨神和摩西,甚至引发了叛乱和斗争。最终引发了神的厌烦,神降灾于他们,杀死了3000名以色列人。最终,神的惩戒使得以色列再次认可了摩西的领导。
摩西率领以色列从西奈山前往迦南地,并拍出了12名间谍进行侦查,间谍发现迦南的人太厉害了,以色列人不可能战胜,便撒了慌,说迦南地遍布巨人,使得以色列人不敢前往迦南,而不得不在旷野沙漠上寄居。这样的日子长达40年,直到逃离埃及的那一代人彻底死完!
在这40年中,神一直眷顾着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想要吃肉,就有鹌鹑肉吃。以色列人想要河水,摩西就可以让岩石中流出来水。
为什么“神”要让以色列人在沙漠中呆40年?
这是因为从1700年,到摩西时期,以色列人先祖从迦南地前往埃及,在那里呆了整整三百多年,他们的习俗,都和埃及人几乎同化了,除了血统之外,基本就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埃及人了。这些人即使到了迦南地,依然会怀念埃及,因为他们早已认为埃及是自己的故乡。
所以,在以色列经典当中记载,在这沙漠中的40年里,神不断降灾于以色列人,然后使摩西拯救他们,最后人们成为了摩西的信徒,听从摩西的教导,学会遵守十诫。
40年过后,当初一起从埃及逃出来的以色列人基本已经没有了,摩西认为时机成熟,便带领以色列人前往迦南地。在尼波山,摩西看到应许之地,并死在了那里。
摩西的做法错对与否,我们无法评判,也没有资格评判。不过不可否认,以色列沙漠中的40年,确实给了这个民族以新生,让他们从本质上脱离埃及,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想和文化的民族。就这一点来说,摩西居功至伟。
注:希伯来人是犹太民族的始祖,以色列人同样泛指犹太人。
以色列沙漠为什么不种树
不是不种树啊,要种的,众所周知,以色列国土窄小,而且水资源异常稀缺,南部内盖夫地区更是完全被大沙漠覆盖,年降水量仅区区180毫米,面积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一半。
此外,其余一半的国土还长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沙化威胁。而正是以色列人世世代代、经年累月的植树造林涵养了宝贵水源,并缓解了荒漠化速度。
今天,以色列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富国,成熟的现代化农业除了有能力给国民提供充裕的高质量农产品外,每年冬季竟然还奇迹般地向晦暗的欧洲输出大量花卉和新鲜水果。可以说,在以色列迈向富裕的进程中,持续了百多年的植树造林功不可没。
每年初春的“植树节”是以色列人向树木表达真诚谢意的大好时机。人们在喝酒聚餐之时,以吟诗、诵经或歌唱的方式高声赞美上苍和大自然,也感谢树木对以色列的“福佑”使其富足康乐、百年不衰。这一天,以色列的学校通常会放假一天植树,此后,孩子们还会给树木除虫、施肥、浇水,甚至张开双臂拥抱亲吻路边或公园里的大树,以示感恩之情。
实际上这一天以色列人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种树,并以植树这种方式来表示对树木所作奉献的回报。艺术家们纷纷登台演出为树木评功摆好,歌舞的主题多是“颂树”或“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