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桃的基本含义
“柳桃”重商业探索,是真正的投资。联想控股想像做IT一样经营农业,全程可追溯、全产业链运营、全球化布局,柳传志第一次以自己的名字为产品背书,冠名了“金艳果”猕猴桃。在“企业家”的盛名下,勇敢地把自己的名字与水果联系起来,在短时间内成了热门话题。
柳传志起先并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是为了提供营养、安全、放心的水果。对水果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注重水果种植全过程跟踪管理、全产业链控制,决不把有毒水果流向市场终端。因而“柳桃”也有“良心桃”之称。
“柳桃”全产业链安全控制,如今,柳传志把现代农业看成是联想控股多元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说起“柳桃”,年近七十的柳传志常常是滔滔不绝,恐怕其当初卖联想电脑都没有这么卖力。
![柳桃的基本含义,柳传志种桃。 家禽养殖 柳桃的基本含义,柳传志种桃。 柳桃的基本含义,柳传志种桃。 家禽养殖](http://neigua.cn/zb_users/upload/2024/11/20241115090106173163246610330.jpeg)
如何评价国内第一个实现盈利的生鲜电商
视频加载中...
谢邀。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电商已成过去,纯电商模式难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性坏死,新零售时代即将到到来。雷军去年大力布局小米之家,就是在新零售感召下的创新尝试,京东线下推出的百万便利店,也在紧跟新零售浪潮。虽然交出的答卷各不相同,但都是向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向而去。
01
在新零售业务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生鲜电商这一细分市场开始异军突起,不仅多次获得资本青睐,更是跑出了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新独角兽企业。
2017年8月,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宣布,每日优鲜已在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8月营收高达2.8亿,成为国内第一家宣布盈利的生鲜电商,在和阿里鼎力扶持的“亲儿子”盒马生鲜以及不断获得投资的易果生鲜中,强势跑出了自己的盈利天地。每日优鲜究竟做对了什么?
02
这还要从公司创始人徐正说起,他的身上,满满都是厚积薄发的影子。和当下90后00后年轻创业者不同的是,徐正从中科大毕业后在联想深耕了10年,曾负责全国零售大客户,将其从4个人的团队一直扩到2000多人,实现了年均收入高达40多以的成绩,后来又调到中国区负责消费笔记本事业部工作,将年均收入做到了300多亿元,积累了全面精细的产品运营管理经验,15岁进大学直到彼时28岁,徐正成为联想集团中国区最年轻的事业部总经理的80后小伙子。
2010年,联想董事长柳传志宣布进农业,成立佳沃集团,由原联想高级副总裁陈绍鹏全面负责,徐正也加盟出任佳沃集团高管,负责水果事业部,随同而来的还有他的老搭档曾斌。在佳沃的这段时期,徐正完成了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过渡的转变。
03
在最初的一年半里,徐正几乎都是在地里度过,和农民聊天,一起探讨剪枝和采摘,研究加工和销售,虽然一路荆棘,但成长也是非凡。
2年多的历练,徐正看到了传统农历的弊病和生鲜市场的生机。中国这片大土地,永远不缺好的农产品,最紧缺的就是流通渠道。如果将传统农产品售卖和电商结合,去除中间环节,将大有作为。徐正如是想到。
2014年年底,徐正和曾斌联合创办每日优鲜,徐正出任CEO,曾斌出任COO,期望打通流通壁垒,做一个线上生鲜配送平台,这件事一定大有搞头。
04
现在,每日优鲜70%的客户来自职场女性。他们逛商场和逛菜市场所获得的幸福感简直是天壤之别,女性几乎很少享受买菜这件事。因而每日优鲜推出的“500款生鲜2小时达”的宣传语,一下子吸引了广大女性的眼球。
徐正采用“货找人”的方式,在15个城市进行前置仓布局,在社区附近建立仓库的模式,也就是在社区附近建立仓库的方式,形成方圆3公里全面覆盖,来实现2小时甚至1小时半个小时的快速配送。
短短3年时间,每日优鲜走出了一条令人称道的发展路径,在与阿里京东的竞争中独树一帜,成功拿下C轮系列融资3.3亿美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零售独角兽。
谢邀。首先,祝贺每日优先实现盈利。生鲜电商实现盈利的确不容易。其次,我想说的是,实现盈利并不意味着成功。生鲜电商也好,新零售也罢,解决的问题只是优化了产业链,让用户更容易、更方便、更快地购买消费频次和粘性非常高的蔬菜等生鲜产品,巨头之所以青睐生鲜电商也在于此。其背后的逻辑均是争用户。每日优鲜的社区前置仓,加快了用户的配送,可以大幅度减少生鲜损耗,用户体验更好些,这也许是其能赢利的主要原因所在。但随着用户数量增多,蔬菜产品供应量快速增加,对品质的把控难度也剧增。生鲜新零售上半场的竞争主要在用户数量和商业圈的层面展开,而最终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取决于上游生产端的把控。生产端蔬菜产品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关键性核心产品能否做到“城市近郊本地生产,就近社区线上线下供应”对其下游的竞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不能把控产品质量,或者所控制的生产基地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下游的产品供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在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下,就可能出现致命的打击。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转变生产方式。另外,与社区前置仓同样可以做到更快配送的可以复制“城市近效本地生产模式”则更具有核心技术优势。无论生产方式的改变,还是可复制生产模式的突破,这些都不是互联网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这让未来在生产端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或人才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阿里系也好,腾讯系也罢,生鲜新零售的竟争,未来谁能率先与生产端具有核心竞争企业合作,谁将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评价云南企业家褚时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什么样的人是牛人?人虽不在江湖,江湖上仍有他的传说,即便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名字,他的事迹仍然在深刻的影响着一群人,而褚时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褚时健身上大概有这么几个标签:中国烟王、一代橙王、励志,在不同的年代都可以看到褚时健身上不同的标签所带来的狂热的崇拜者,在其去世前,它的产品的广告词完美的诠释了支持者对于他的评价: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一个70几岁的老人,一个刚出狱的70几岁的老人,一个从神坛跌落下来刚出狱的70几岁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去开荒山种水果,而且还成了中国一代橙王,这个故事看起来当然非常的励志,但是有几个问题终归要客观的讲清楚,不容回避
一、褚时健是犯过罪的人,是一个犯了罪之后被判无期徒刑,实际坐了三年牢,就保外就医随后获得假释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无论找什么理由去辩驳,再怎么励志也回避不了当初贪污的事实。不要去谈公平的问题,不要去谈做了多大贡献的问题,在那个年代这就是社会现实,如果仅仅从公平上来讲,因为年代的原因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人多了去了,比他的不公平大的也多了去了,只是它的名气比较大而已,但是并不公平或者自身觉得不公平并不是贪污的理由,这是方面法律已有结论,不接受任何所谓褚时健支持者的反驳。
二、褚时健的另外一个标签是一代烟王。他长期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在他任内将红塔山这个品牌做成了全国第一品牌,在这方面就极具争议,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把一个烟草的品牌做成了所谓第一品牌,对于地方从财政税源角度来讲,当然是巨大贡献,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言,对于控烟而言,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绝非好事,就这方面而言,与和他同时代的张瑞敏、倪润峰等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况且和其他竞争性行业相比,烟草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是一个专卖行业,云南的烟草本来就极其的优质和出名,又有地方上的大力支持,到底是褚时健成就了红塔集团还是红塔集团成就了褚时健?如果是私企还可以理解,但是一个国企,一个垄断国企,把功劳算在褚时健一个人身上合适吗?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现在很多的人慢慢明白回来啦,不要说自己有多牛,平台、时机比个人所谓的能力重要的多。
三、褚时健出狱之后靠他老伴的退休金生活,他所谓的创业种橙子启动资金是从朋友处借了1000万,所有的人都可以想一想,1000万在2003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2003年北京和上海的房价才多少钱?普通人的工资才多少钱?一般人的年收入才一万块的年代是什么样的朋友凭什么可以借给一个70几岁的老人1000万?而且这1000万是去做风险非常大的种植业,先不说有怎么样的信心,把这个钱借给他至少是应该抱着这个钱拿不回来的,准备了吧?这样的朋友会是什么样的朋友呢?为什么肯做这么大的人情呢?
四、一个70几岁的老人,在那个年代投入1000万去种橙子,先不说能不能种成功,种成功了,那么大的产量,褚时健哪来的信心可以全部销售出去?后来我们知道了,全国性的橙子过剩的年份,他种的橙子不光没有过剩,反而以高出市场的价格被某些企业买过去之后给员工发福利了,包括后来的褚橙进京,如果没有强大的团队,没有大佬们的支持,不敢想象。
而在将褚时健捧上神坛的过程中,万科的创始人,董事局前主席王石绝对是起了重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网传褚时健是王石的偶像,王石也多次去拜访褚时健,很多公开的资料都可以看得出王石对于褚时健的推崇,除了王石以外,中国头部的企业家柳传志、马云等对于褚时健也是推崇备至,有了这些大佬的力捧,不封神都难。
网上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客观评价褚时健的:他得势的时候,给自己编织了一张利益关系网;他也生逢其时,出狱后的他,赶上了商业至上的年代,当年编织的那张网,如今给了他回馈。褚时健很冤吗?他一点都不冤,现在的媒体营销号,很多都自动过滤了他当年贪污受贿的事实,而放大了他身上那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哀其不幸,仿佛是国家亏待了这个老人,可事实上却是,他贪污受贿的数额,吃个枪子都不为过,被判处无期徒刑,最后也只是坐了两年多牢而已。
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尊者为大,老者为大,也有一句话叫盖棺定论,我对于褚世健,褚老先生没有任何的不敬,相反的,他身上的很多闪光点,值得后辈们去学习,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的,客观的去看,对于无原则的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推向神坛,这确实让人感到非常的不适,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褚时健,在我心里面来讲,如果让我对褚时健一个评价,那就是四个字: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