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布:耕地面积19.179亿亩,还有哪些情况值得关注
看了全国第三次耕地面积调查结果的公布,心里很高兴。我国原定的确保18亿亩耕地的数量总算保住了。我国万不可突破这个底线,否则,我国粮食产量就难确保安全。希望国家加大管理力度,确保耕地底线。地方确有浪费耕地的现象,希望各地政府加强管理,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很高兴,我国的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保住了!
改革开放以来,大开发大发展,经济蒸日升,看着让人高兴,但也使人耽心:耕地在被非农化!
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到处都在轰轰烈烈地搞建设。农村有的一户庄基地达到一亩多,有的地方村委为了弄钱任意出售地皮,使许多人一户两宅甚至多宅,有的卖掉自巳房屋又买庄基,各种乱象熟视无睹!城市盲目扩建,烂尾楼、圈地、形象工程,让人看了反感。一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危机。
刚实行责任制时,人们爱惜土地,平地整地投资大,近几年没有那么大的热情了,都在处于维持阶段。由于国家投资水利建设,加上机械化的大量使用,种子品质的提高,化肥的施用,粮食产量在不断提高,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可有些人还嫌麻烦,觉得种地收益小,就植树,不但自家不产粮食了,还影响四周临家之地的庄稼生长!
农村垃圾是个大问题,每个村几乎都有个填埋场,大多只倒垃圾不处理,影响周围庄稼!
人们在种地时都不自觉地侵占着路面水渠护堤,使耕种收耕麻烦危险,困难加大!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户想种啥就种啥,不利于田间管理,并且污染交差,病虫害大量濨生!
多年来修建的各种场子和厂子,对周围土地多多少少都有影响,有的甚至不达标排放污染物。我们农民认为,就是达标的污染物对庄稼也不利!!
总之,工业化与农业是矛盾的,但人类为生活地更好在不断探索发展。我们希望不是折腾,而是合乎规律地前进!
从调查数据看,的确是感到欣慰,十八亿红线保住了,粮食生产没有后顾之忧。然而,在城镇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之下,大量优质土地被开发建设,造商品房,造开发区,而国家为了确保耕地面积,又让地方在河滩海涂山坡等人造了许多耕地,但这些人造耕地大部分只是像征大于实际意义,是不能种粮食的。其次,现在土地撂荒是很严重的,年轻人基本都进城了,留下的基本上是五零六零后,在乡下只能种些瓜果蔬菜,真正种粮的在南方可以说越来越少了,现在仅剩下华北平原,东三省,剩下黑龙江黑土地了。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而且把生态建设纳入严格法治范畴。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有利于耕地保护,毁林开荒、耕地抛荒等现象得到遏止(原抛荒的耕地逐渐得到复垦种植),所以,守住耕地红线,把种植农作物纳入生态建设范畴;彻底制止毁林开荒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现象等等,是今后我们要十分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第一的水果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也是我国目前最具优势的农产品之一。它的种植范围十分广泛,年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
在我国,苹果的种植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环渤海地区、黄河故道和西南凉冷高地四大产区。
其中,环渤海地区和黄土高原产区为我国两大优势产区。环渤海地区果业发展早、果农的生产经验也丰富、硬件设施优良、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等成为该地苹果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而黄土高原产区是新兴产业带,起点相对于其他产区较高,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十分充裕、气候适宜、海拔高因而光照充足。这些自然和外界条件都促使环渤海和黄土高原地区成为我国苹果优秀产区。